《题清远峡和光洞》

时间: 2025-01-10 22:20:30

蕙帐将辞去,猨猱不忍啼。

琴书自为乐,朋友孰相攜。

丹灶非无药,青云别有梯。

峡山余暂隐,人莫拟夷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蕙帐将辞去,猨猱不忍啼。
琴书自为乐,朋友孰相攜。
丹灶非无药,青云别有梯。
峡山余暂隐,人莫拟夷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远峡和光洞的隐居生活。诗中说,花香的帐子即将辞去,猿猴也不忍心啼叫。琴瑟和书籍是我自得其乐的所在,究竟有谁来陪伴我呢?丹灶虽然不是没有灵药,但青云之上还有通往更高境界的梯子。隐居在峡山之中,我暂时隐藏身影,却无人能与我平起平坐。

注释

  • 蕙帐:用香草编成的帐篷,象征着清幽的环境。
  • 猨猱:猿猴,这里用来表达自然界的生动。
  • 琴书:指琴与书,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乐趣。
  • 丹灶:传说中能炼制长生药的灶,寓意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 青云:指高远的境界,象征理想与追求。
  • 夷齐:指与齐国的许多贤人平起平坐,表示志向与理想的高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安昌期是宋代的诗人,其作品多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而深远,常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隐居时期,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理解与追求。在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很多文人选择隐居,以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远峡和光洞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开篇即用“蕙帐将辞去”引入,给人一种即将离去的忧伤感,接着提到猿猴的啼叫,仿佛在表达自然界的惆怅。作者通过“琴书自为乐”表明在隐居生活中自得其乐的态度,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理念。

“丹灶非无药,青云别有梯”则揭示了隐居的另一层面,虽然隐士生活看似清淡,但其中蕴含着追求更高理想的渴望。最后一句“峡山余暂隐,人莫拟夷齐”,表达了作者在峡山隐居的孤独感与自我价值的反思,尽管在此地隐居,但内心仍渴望与贤人平起平坐的理想。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宁静中带有一丝对理想的追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方式的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蕙帐将辞去:暗示生活环境的改变,隐喻即将离开宁静的生活。
  • 猨猱不忍啼:猿猴的啼声增添了孤独感,提升了情感的张力。
  • 琴书自为乐:强调个人内心的满足与宁静,反映出诗人对文人生活的喜爱。
  • 丹灶非无药:暗示长生的追求并非空想,但需要付出努力。
  • 青云别有梯:象征理想境界的向往,表现出对更高目标的追求。
  • 峡山余暂隐:说明隐士生活的暂时性,表达深刻的思考与自省。
  • 人莫拟夷齐:最终揭示了作者的孤独感与理想的落差。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丹灶”比喻追求理想的努力。
  • 拟人:猿猴的啼叫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在宁静中追求内心的满足与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蕙帐:象征清幽与宁静。
  2. 猨猱:自然的生动与孤独。
  3. 琴书:文人雅士的生活乐趣。
  4. 丹灶:追求长生的理想与努力。
  5. 青云:理想的境界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安昌期
    • D. 白居易
  2. “蕙帐将辞去”中的“蕙帐”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帐篷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食物
  3. 诗中提到的“丹灶”寓意是什么?

    • A. 繁华的城市
    • B. 追求长生的理想
    • C. 自然的美好
    • D. 朋友的陪伴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表达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满足。
  •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安昌期的隐逸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自然和理想生活的向往,但安昌期更多地关注个人内心的反思,而陶渊明则强调与自然的融洽。

参考资料

  • 《宋诗选》:精选的宋代诗歌,了解安昌期的创作风格。
  • 《中国古诗词鉴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艺术价值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