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蜡梅四绝句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来从底处所,黄露满衣湿。
缘憨翻得怜,亭亭倚风立。
白话文翻译:
这朵蜡梅花是从何而来,浑身沾满了黄露水。
因其憨态可掬,令人倍感怜惜,独自亭亭地在风中挺立。
注释:
字词注释:
- 来:从何而来。
- 底处:何处、哪里。
- 黄露:黄颜色的露水。
- 满衣湿:沾湿了衣服。
- 缘憨:因为它憨态可掬。
- 翻得怜:反而让人更加怜爱。
- 亭亭:形容花枝挺拔。
- 倚风立:在风中独自站立。
典故解析: 本诗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蜡梅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作象征坚韧与清雅。蜡梅花在寒冬中盛开,象征着在逆境中坚持与勇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46-1100),字公甫,号秋水,南宋诗人,仕途坎坷,曾任官员,诗风清新、自然,多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蜡梅花在寒冬中盛开,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通过蜡梅表达自己在逆境中坚守的信念与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蜡梅四绝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蜡梅在严冬中独自盛开的倔强与美丽。诗的开头以“来从底处所”引入,仿佛在询问蜡梅的来源,带有一种略显无奈和好奇的情感。接着“黄露满衣湿”一语,生动描绘出蜡梅花在清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清新而湿润,给人以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受。接下来的“缘憨翻得怜”,切入情感,表现出对蜡梅的怜爱之情,令人倍感亲切。最后一句“亭亭倚风立”,则将蜡梅的形态与环境结合在一起,展现出蜡梅的孤傲与坚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蜡梅不仅是自然的奇迹,更是人们心灵的寄托,象征着在生活中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来从底处所”:开篇以疑问的方式,表现对蜡梅生长环境的好奇,暗示蜡梅的独特与稀有。
- “黄露满衣湿”: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蜡梅花浸润在露水之中,营造出一种清新湿润的氛围。
- “缘憨翻得怜”:表达了蜡梅的憨态可掬,因其可爱而倍感怜惜,传达出诗人对蜡梅的热爱之情。
- “亭亭倚风立”:最后一句描写蜡梅的姿态,强调其孤立于风中的坚强与优雅,形成鲜明的意象。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蜡梅赋予人的情感,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形象化的描写,使蜡梅的形态与情感更为鲜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蜡梅的描绘,表达了在寒冷与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体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力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勇敢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蜡梅:象征坚韧、高洁的品质。
- 黄露:象征清新、生命的滋润。
- 亭亭:表现出花的挺拔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黄露满衣湿”所描绘的是蜡梅的什么状态? A. 干枯 B. 清新 C. 凋零
-
“缘憨翻得怜”中的“怜”指的是什么情感? A. 憎恨 B. 喜爱 C. 无所谓
-
诗中表现蜡梅的生长环境是? A. 暖春 B. 繁秋 C. 寒冬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竹里馆》
诗词对比: 对比陈与义的蜡梅与王维的竹子,两者均表现了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优雅。蜡梅象征着在寒冷中盛开的清雅,竹子则象征着在风雨中不屈的品格,二者都体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力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