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痹三作》

时间: 2025-01-11 02:28:27

年老百病生,风痹已三件。

主家长患聋,说法仍害脚。

十年学趺坐,从此罢雀跃。

闭目时自观,寸田饱耕凿。

下种本无种,服药亦非药。

田熟根自生,病去如花落。

吾生默已定,有数谁能却。

数尽吾则行,未应堕冥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年老百病生,风痹已三件。
主家长患聋,说法仍害脚。
十年学趺坐,从此罢雀跃。
闭目时自观,寸田饱耕凿。
下种本无种,服药亦非药。
田熟根自生,病去如花落。
吾生默已定,有数谁能却。
数尽吾则行,未应堕冥漠。

白话文翻译:

年纪大了,身体多病,风痹已经出现三种。
家中长辈虽然耳聋,言语却仍然影响到脚。
我十年习惯静坐,从此不再雀跃。
闭上眼睛时自我反观,田地里却是精耕细作。
种下的本无种,服用的药也并非良药。
田地成熟时根本自然生长,病痛如花般凋落。
我的生命早已注定,谁能改变命数呢?
命数尽了我便离去,未必会堕入无边的黑暗。

注释:

  • 风痹:古代医学术语,指因风寒湿邪侵袭而引起的关节疼痛。
  • 趺坐:指静坐,通常与修行和冥想相关。
  • 寸田:比喻自己所拥有的田地,象征着个人的生活和生计。
  • 根自生:指自然生长,暗示生命的自我恢复能力。
  • 默已定:意指命运已经确定,不可更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由,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政治见解,成为北宋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风痹三作》写于苏辙晚年,反映了他对衰老和疾病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学理解。诗中表达了他对身体衰弱与命运的无奈,同时又透出一种淡然和达观。

诗歌鉴赏:

苏辙的《风痹三作》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描绘,展现了老年人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前两句直接开篇,便道出年老多病的现实,尤其是“风痹已三件”,一语道出了老年人身体的脆弱和不适。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描绘家庭中长辈的耳聋与自己身体的局限,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感。

在“十年学趺坐”一句中,苏辙展示了他长期以来的修行与自我约束,暗示着在面对生活的艰难时,他选择了宁静和内观。而“闭目时自观,寸田饱耕凿”则表现出他在静坐中对自我生活的深刻反思,尽管身体衰弱,但内心的耕耘依然丰盈。

最后几句展现了他对命运的思考,“吾生默已定”,表达出一种对命运的接受态度,尽管生命注定,然而他仍旧抱有一丝希望,认为最终“病去如花落”,美好的事物终将到来。这首诗在病痛和老去的主题下,透出一种对生命的淡然与从容,体现了苏辙深厚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老百病生:年纪大了,身体出现了许多疾病。
  2. 风痹已三件:其中风痹这种病痛已然有三种。
  3. 主家长患聋:家中的长辈也因病耳聋。
  4. 说法仍害脚:长辈的言语对我的身体状态仍有影响。
  5. 十年学趺坐:我学会了静坐已经十年。
  6. 从此罢雀跃:因此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欢快跳跃。
  7. 闭目时自观:闭上眼睛时进行自我反省。
  8. 寸田饱耕凿:在这小小的田地中,努力耕耘。
  9. 下种本无种:下种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种子。
  10. 服药亦非药:所服的药也不是良药。
  11. 田熟根自生:当田地成熟时,根本会自然生长。
  12. 病去如花落:病痛就像花朵一样自然凋落。
  13. 吾生默已定:我生命的轨迹早已决定。
  14. 有数谁能却:谁能改变这种命数呢?
  15. 数尽吾则行:当命数尽了,我便要离去。
  16. 未应堕冥漠:未必会进入无尽的黑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病去如花落”,用花朵的凋零来比喻病痛的消失,生动形象。
  • 对仗:如“下种本无种,服药亦非药”,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田熟根自生”,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特性,表达自然的生命力。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老年人的身体病痛和对命运的思考展开,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与接受,同时又透露出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风痹:象征衰老与疾病,反映人对于身体的无力感。
  • 耳聋:隐喻对生活的隔阂和理解的障碍。
  • 趺坐: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沉思。
  • 寸田:代表个人的生活与追求,虽小却充满希望。
  • 花落:象征生命的自然规律与美好事物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苏辙在诗中提到的主要病痛是什么?

    • A. 背痛
    • B. 风痹
    • C. 头痛
    • D. 心痛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十年学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3. 判断题:诗人对命运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

答案:

  1. B
  2. 趺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通过静坐来应对生活的态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的这首诗同样表达了人生的沉重与无奈。
  • 《秋夕》:李商隐的作品,描绘了生命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对比:

  • 苏轼《赤壁赋》:同样是反思人生与命运的作品,但苏轼更加强调豪情与壮阔。
  • 王维《山居秋暝》: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苏辙的内心反思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精选宋代诗人的作品,了解苏辙的创作背景。
  • 《古典文学大辞典》:提供古代诗词及其背景的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