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和南剑薛倅)》
时间: 2025-01-27 03:56: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和南剑薛倅)
长乐富山水,杖屦足追游。
故人千里,西望双剑黯回眸。
多谢扁舟乘兴,慰我天涯羁思,
何必羡封侯。
暮雨疏帘卷,爽气飒如秋。
送征鸿,浮大白,倚危楼。
参横月落,耿耿河汉近人流。
堪叹人生离合,后日征鞍西去,
别语却从头。
老矣江边路,清兴漫悠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长乐(今福州)美丽的山水之间游玩,尽管与故人相隔千里,但在西望双剑山时,心中仍感到一丝黯然。感谢那只小舟带来的兴致,抚慰了我在天涯的思念,何必去羡慕那些封侯的人。暮雨轻轻卷起帘子,凉爽的气息如同秋天的来临。送行的大雁,浮在大海之上,我倚靠在高楼上。横斜的星月落下,浩渺的银河仿佛近在眼前。人生的离合真让人感慨,明天我将西去征程,临别的话语又要从头说起。老了,在江边的路上,清闲的兴致漫无边际。
注释
- 长乐:古地名,今福州一带,山水秀丽。
- 杖屦:拄着手杖,穿着鞋子,形容游玩。
- 故人:指老朋友。
- 双剑:指双剑山,富有诗意的地名。
- 扁舟:小舟,象征轻松的旅行。
- 羁思:思乡或思念的情感。
- 封侯:指封官晋爵,象征权力与地位。
- 送征鸿:送走大雁,象征离别。
- 参横月落:星星与月亮的关系,描述夜空的景象。
- 河汉:银河,象征浩瀚的宇宙。
- 别语:告别的话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觌,字子云,号巢山,宋代词人,曾任知州,因其才情而被推崇。其词风清新俊逸,善于表现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曾觌经历人生变迁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士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通过优美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人生思考,展现了曾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开篇以“长乐富山水”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读者仿佛置身于秀丽的山水之间。接着,诗人用“故人千里,西望双剑黯回眸”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情感由此展开。
诗中“多谢扁舟乘兴,慰我天涯羁思”一句,既表现了对旅行的感激之情,也暗示了身处他乡的孤独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属的矛盾心理。接下来,描写暮雨、凉风,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增强了离别情绪的表达。
最后,诗人以“老矣江边路,清兴漫悠悠”总结全篇,感叹人生的流逝与无常,尽管人生充满离合,却依然保持了一份对生活的淡然与从容,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洒脱的心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乐富山水:描绘长乐的美丽山水,营造自然之美。
- 杖屦足追游:表示作者在此游玩,感受自然。
- 故人千里:远方的朋友,强调距离感。
- 西望双剑黯回眸:回望双剑山,心中感伤。
- 多谢扁舟乘兴:感谢小舟带来的游兴,反映旅行的愉悦。
- 慰我天涯羁思:安慰远离故乡的思念。
- 何必羡封侯:不必羡慕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表达内心的淡泊。
- 暮雨疏帘卷:暮雨轻卷帘幕,渲染出秋意。
- 爽气飒如秋:秋风送爽,增加了季节的氛围。
- 送征鸿,浮大白:送走大雁,描绘离别的情景。
- 倚危楼:在高楼上,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 参横月落:夜空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
- 耿耿河汉近人流:银河近在眼前,寓意宇宙的浩瀚。
- 堪叹人生离合:感叹人生的变化与离别。
- 后日征鞍西去:明天将出发,暗示新的旅程。
- 别语却从头:离别的话语总是要重新开始。
- 老矣江边路:感叹年华已老,人生的路途漫漫。
- 清兴漫悠悠:生活的闲适与悠然,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送征鸿”比喻离别,生动形象。
- 拟人:如“暮雨疏帘卷”,赋予自然以人的动作,增强画面感。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乐:象征美好的生活与自然。
- 双剑:象征友情与思念。
- 扁舟:象征自由与轻松的旅程。
- 暮雨:象征离别时的忧伤。
- 征鸿:象征离别与旅途。
- 河汉:象征浩瀚的宇宙与人生的哲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故人千里”的意思是: A. 朋友很近
B. 朋友很远
C. 朋友已去世
D. 朋友不再联系 -
“何必羡封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羡慕权势
B. 超然淡泊
C. 渴望名利
D. 对生活不满 -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友情的珍视与人生的感慨
C. 对金钱的渴望
D. 对自然的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同样表现了对历史、友情的思考。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探讨人生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曾觌《水调歌头(和南剑薛倅)》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首词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曾觌更侧重于友情的思念,而苏轼则更侧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风格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曾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