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时间: 2025-01-11 20:01: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作者: 王澜 〔宋代〕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
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
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
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
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
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
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白话文翻译:
凭高处远望,看到的家乡仅在白云深处。
整日思念故乡,却始终无法归去,辜负了杜宇的殷勤啼鸣。
在新亭伤心故国,泪眼朦胧,更洒下潇潇细雨。
漫漫长江万里,难以将这份恨意流去。
遥想江口依旧,鸟儿啼鸣,花儿凋谢,今天又是谁在这里主宰一切?
燕子归来,雕梁飞舞的地方,何处才是呢喃的声音?
最苦的是金沙,十万户人家尽数流血漂杵。
空中剑气横扫,应该要将残余的敌人洗净。
注释:
- 杜宇:一种鸟,常用于比喻思乡之情。
- 新亭:指代诗人所写的地方,可能是避难所或居住地。
- 潇潇雨:形容细雨的样子,暗示诗人的愁苦。
- 金沙:指代长江流域,象征着繁华的地方。
- 血流漂杵:形容战争带来的严重后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澜,宋代诗人,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因时局避难而生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达了对家国的忧虑和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展现了诗人王澜在异乡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开篇即以“凭高远望”引入,呈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渴望归乡的情感。诗中“镇日思归归未得”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流露出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故国伤心,新亭泪眼”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细雨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悲伤。
长江的浩瀚与诗人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一句中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沉重思考,恨意难以随江水流去,反映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后面的描绘,如“鸟啼花谢”,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人事的无常,令人感到时光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而“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则透露出一种激昂的情感,虽处逆境,仍渴望抚平国恨,彰显了诗人的壮志与豪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凭高远望:诗人站在高处,远望故乡。
- 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家乡隐在远处的云层中,象征遥不可及。
- 镇日思归归未得:整日思念却无法回归,表达了忧虑与无奈。
- 孤负殷勤杜宇:杜宇鸟的鸣叫本是思乡的呼唤,但诗人无能为力,感到愧疚。
- 故国伤心,新亭泪眼:在新亭独自伤感,含泪看雨,映衬悲痛。
- 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长江的浩荡无法消解心中的恨意,意象强烈。
- 遥想江口依然:回想江口的景象,提醒时光不再。
- 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景物的变化与人事的无常,暗含对历史的反思。
- 燕子归来:燕子象征春天归来,但诗人却感到无从依附。
- 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对往日情景的追忆与迷惘。
- 最苦金沙:金沙象征繁华与战争的惨痛。
- 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描绘战争的惨烈,血流成河。
- 横空剑气:象征着对敌人的斗志。
- 要当一洗残虏:渴望将敌人一举消灭,恢宏的气概。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遥远与不可触及的故乡。
- 杜宇:象征思乡之情与自然的呼唤。
- 细雨:象征悲伤与思念,渗透内心。
- 长江:象征历史的长河与深厚的情感。
- 燕子:代表春天的归来与生活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写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思乡
- C. 愤怒
- D. 平静
-
诗中提到的“杜宇”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思乡
- C. 自然
- D. 财富
答案:
- B. 思乡
- B. 思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
- 《登高》 (杜甫): 反映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澜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王澜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多体现了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澜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