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龙姑曲》
时间: 2025-02-04 15:27: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湖风起,浪如山,银城雪屋相飞翻。白鼍竖尾月中泣,倒卷君山轻一粒。浪中拍碎岳阳楼,万斛龙骧半空立。雨工騎羊鞭迅雷,红旗白盖蚩尤开,青娥鬓发红蓝腮。紫丝络头双黄能,神弦歌急龙姑来。
白话文翻译: 湖风骤起,波浪如山,银色的城堡和雪白的房屋在风浪中翻飞。白色的鳄鱼竖起尾巴在月光下哭泣,君山被倒卷如同轻飘的一粒尘埃。浪涛中岳阳楼仿佛被拍碎,巨大的龙船在半空中矗立。雨神骑着羊挥动鞭子,雷声迅疾,红旗和白盖如同蚩尤的战旗展开,美丽的女子青娥有着蓝红色的脸颊。紫色的丝带系在双黄鹂的头上,神弦的歌声急促,龙姑降临。
注释:
- 银城雪屋:形容湖上的船只和房屋在风浪中翻飞,如同银色的城堡和雪白的房屋。
- 白鼍:白色的鳄鱼,此处用作比喻。
- 君山:湖南岳阳的一座山。
-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的著名古建筑。
- 万斛龙骧:形容巨大的龙船。
- 雨工:雨神。
- 蚩尤:古代神话中的战神。
- 青娥:美丽的女子。
- 紫丝络头:紫色的丝带系在头上。
- 神弦歌:神灵的歌声。
诗词背景: 作者杨维桢是元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豪放、奇幻的风格著称。这首《湖龙姑曲》描绘了湖上风浪的壮观景象,融合了神话与现实,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湖上风浪为背景,通过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诗中“浪如山”、“银城雪屋相飞翻”等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风浪的猛烈和湖上景物的动荡。诗人巧妙地融入了神话元素,如“白鼍竖尾月中泣”、“雨工騎羊鞭迅雷”,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艺术魅力。整首诗语言华丽,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神话传说的巧妙运用。
诗词解析: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浪如山”、“白鼍竖尾月中泣”等,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湖上风浪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神话世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湖风、浪、银城、雪屋、白鼍、君山、岳阳楼、龙骧、雨工、红旗、白盖、青娥、紫丝、神弦歌。
- 文化内涵: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融入了神话传说,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运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银城雪屋相飞翻”形容的是什么? A. 湖上的船只和房屋 B. 银色的城堡和雪白的房屋 C. 风浪中的景象 D. 神话中的建筑 答案:A
-
“白鼍竖尾月中泣”中的“白鼍”指的是什么? A. 白色的鳄鱼 B. 白色的龙 C. 白色的鸟 D. 白色的神兽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岳阳楼”位于哪个城市? A. 杭州 B. 苏州 C. 岳阳 D. 南京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岳阳楼》:同样以岳阳楼为题材,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和视角。
- 李白《望庐山瀑布》:以瀑布为题材,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诗词对比:
- 杨维桢的《湖龙姑曲》与杜甫的《登岳阳楼》对比,前者更注重神话与自然的融合,后者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杨维桢及其他元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神话》: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有助于理解诗中的神话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