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宅》
时间: 2025-01-27 04:12: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师宅 杨维桢 〔元代〕
前朝太史宅,基撤万民庐。 太师一去宅,问宅今何如? 赤地无所有,庭树八九株。 缅怀炙手日,门前卿大夫。 肥马在东厩,脂羊出中厨。 光妓列秦赵,佐酒吹笙竽。 历年未五十,一抔不枝梧。 歌笑不于此,悔不桑为枢。 道旁甲第子,过马一踟蹰。
白话文翻译:
前朝的太史官邸,地基撤除了万民的房屋。 太师离开后,这宅邸现在怎么样了? 赤裸的土地上什么都没有,庭院里只有八九棵树。 怀念那权势滔天的日子,门前聚集着卿大夫。 肥壮的马在东边的马厩,肥美的羊从厨房出来。 光鲜的妓女排列着,为酒宴吹奏笙竽。 经历的年岁未满五十,一抔黄土无法支撑。 歌声笑声不再于此,后悔没有将桑树作为门枢。 路旁的豪门子弟,骑马经过时犹豫不决。
注释:
字词注释:
- 前朝:指过去的朝代。
- 太史: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史书。
- 基撤:地基被拆除。
- 赤地:光秃秃的土地。
- 缅怀:深切怀念。
- 炙手:比喻权势极盛。
- 肥马:指养得很好的马。
- 脂羊:肥美的羊。
- 光妓:指打扮得光鲜的妓女。
- 笙竽:古代的乐器。
- 一抔:一捧土。
- 枝梧:支撑。
- 桑为枢:用桑木做门枢,比喻简朴的生活。
- 甲第:指高贵的府第。
- 踟蹰:犹豫不决。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太师”可能是指某位权臣,其宅邸曾经辉煌,但后来衰败。
- “炙手日”比喻权势极盛的时期。
- “桑为枢”出自《庄子》,比喻简朴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豪放,多写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杨维桢晚年所作,通过对太师宅邸的衰败描写,反映了元代末年社会的动荡和权臣的兴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太师宅邸的今昔对比,展现了权势的兴衰和人生的无常。诗中“赤地无所有,庭树八九株”描绘了宅邸的荒凉,与昔日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缅怀炙手日,门前卿大夫”表达了对过去权势的怀念。“歌笑不于此,悔不桑为枢”则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势的悔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宅邸的描写,折射出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朝太史宅,基撤万民庐。
- 描述太史宅邸的地基被拆除,万民的房屋被毁。
- 太师一去宅,问宅今何如?
- 太师离开后,宅邸的现状如何?
- 赤地无所有,庭树八九株。
- 宅邸荒凉,只有几棵树。
- 缅怀炙手日,门前卿大夫。
- 怀念权势极盛的日子,门前聚集着高官。
- 肥马在东厩,脂羊出中厨。
- 描述昔日的奢华生活。
- 光妓列秦赵,佐酒吹笙竽。
- 妓女们为酒宴助兴。
- 历年未五十,一抔不枝梧。
- 经历的年岁不长,但已衰败。
- 歌笑不于此,悔不桑为枢。
- 歌声笑声不再,后悔没有过简朴生活。
- 道旁甲第子,过马一踟蹰。
- 豪门子弟经过时犹豫不决。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今昔对比,突出权势的兴衰。
- 拟人:“赤地无所有”赋予土地荒凉的情感。
- 比喻:“炙手日”比喻权势极盛。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太师宅邸的兴衰,反映了权势的无常和人生的变迁,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势的悔恨。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赤地、庭树、肥马、脂羊、光妓、笙竽。
- 分析: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宅邸的荒凉和昔日的繁华,通过对比,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太师”是指什么? A. 古代官职 B. 权臣 C. 文学家
- “赤地无所有”描绘了什么? A. 宅邸的繁华 B. 宅邸的荒凉 C. 宅邸的简朴
- “悔不桑为枢”表达了什么? A. 对权势的向往 B. 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杨维桢的其他诗作,如《铁崖诗集》中的作品。
- 诗词对比:可以与唐代杜甫的《丽人行》对比,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杨维桢诗集》、《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