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黄山寺》
时间: 2024-09-19 21:43: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上篮舆出宝坊,
野塘山路尽春光。
试穿松影登平陆,
已觉锺声在上方。
草色溪流高下碧,
菜花杨柳浅深黄。
杖藜切莫匆匆去,
有伴行春不要忙。
白话文翻译:
清晨,我乘着竹制的小车走出宝坊,
沿着野塘和山路,春光到处洋溢。
我试着在松树的影子下攀登平坦的土地,
这时,已经听到远处钟声在空中回响。
草地和溪流交错,清澈的碧绿在高低间流淌,
菜花与杨柳交相辉映,浅黄与深黄交替。
拄着拐杖的我,不要匆忙离去,
和朋友一起行走在春光里,不要着急。
注释:
- 篮舆:一种轻便的竹制轿子。
- 宝坊:指一个地方的名称,可能是指寺庙或其他建筑。
- 松影:松树的影子。
- 锺声:钟的声音,通常指寺庙钟声。
- 杖藜:手杖,古时常用的拐杖。
- 匆匆:急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字君复,号海岳,南宋时期的诗人,生活在政治动乱和社会变革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的早晨,诗人可能是在一次游览中写下的,描绘了黄山寺周围春天的美丽景色,表现出他对春光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晓出黄山寺》是一首描绘春日晨景的诗作,诗人在清晨的游览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诗的开头“晓上篮舆出宝坊”,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晨出游的轻松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光中的野塘和山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试穿松影登平陆”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仿佛在与松树的影子交融。
诗的后半部分,草色溪流与菜花杨柳的描写,色彩鲜明,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尤其是“有伴行春不要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日的珍惜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留有欣赏自然的时间与心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上篮舆出宝坊:清晨乘坐竹轿出发,点明时间与地点。
- 野塘山路尽春光:自然景色映入眼帘,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 试穿松影登平陆:在松影下漫步,象征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已觉锺声在上方:隐约听到钟声,增添了寺庙的神秘感。
- 草色溪流高下碧:描绘了青草与溪水的清澈,色彩对比鲜明。
- 菜花杨柳浅深黄:两种植物的色彩交织,展现了春日的丰富色彩。
- 杖藜切莫匆匆去:劝诫自己慢慢享受旅程,珍惜当下。
- 有伴行春不要忙:与友人同行,体现了共同分享春光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影与春光相比较,体现了春天的生机。
- 对仗:如“草色溪流,高下碧”,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思,表达了一种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松影:代表坚韧与自然的宁静。
- 草色、溪流:象征生机与流动的生命力。
- 菜花、杨柳:代表春天的繁华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乘坐什么出发? A. 马车
B. 篮舆
C. 船 -
诗中提到的“锺声”指的是哪里发出的声音? A. 山顶
B. 寺庙
C. 村庄 -
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 A. 赶快离开
B. 慢慢享受春天
C. 独自旅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 高翥与孟浩然的春天描写都充满了自然的气息,但高翥更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而孟浩然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