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谢师直》
时间: 2025-01-26 05:23: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谢师直
作者: 韩维
十年三退卧吾庐,
解组归来始定居。
数亩家园荒杞菊,
一池秋水拂龟鱼。
临花对月难忘酒,
咏古怀贤不废书。
更欲两忘真俗累,
逍遥常御白牛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在十年内三次辞官隐居于家,解散了原有的官职,终于可以安定下来。眼前的几亩土地上长满了荒芜的杞菊,池塘里的秋水轻轻拂过龟和鱼。在花前月下,饮酒作乐,难以忘怀;吟咏古诗,怀念贤人,心中也不忘读书。更想要忘却世俗的烦恼,常常享受逍遥的生活,驾着白牛车四处游玩。
注释:
- 三退:指辞去官职或隐退的次数。
- 杞菊:杞和菊都是植物,通常象征着隐逸和清雅。
- 秋水:指秋天的水,清澈而静谧。
- 拂:轻轻拂动,形容水面波光粼粼。
- 咏古怀贤:吟咏古代诗词,怀念贤良之士。
- 两忘:指忘却世俗烦恼和个人得失。
- 白牛车:象征简单、自由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字师直,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为题材,表现隐逸生活的理想。韩维在诗中常表达对世俗的超脱与对人文思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寄谢师直》写于韩维隐居后的生活,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满意与对自然的热爱。他在诗中描绘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寄谢师直》是韩维对隐逸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中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提到“十年三退”,即三次辞官,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在诗中,作者以极具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自家庭院的荒凉和生活的平淡,通过“数亩家园荒杞菊,一池秋水拂龟鱼”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接着,诗人提到“临花对月难忘酒”,表达了与友人相聚时的欢愉,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怀念,体现出一种追求精神文化的态度。诗的最后两句“更欲两忘真俗累,逍遥常御白牛车”更是强调了他希望超脱世俗、享受自由的愿望,表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饮酒作乐的情景以及对古典文化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诗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令人深思,彰显了韩维的诗才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年三退卧吾庐:十年内三次辞去官职,隐居在自己的小屋中。
- 解组归来始定居:解散原本的官职,回到家乡后才开始安定下来。
- 数亩家园荒杞菊:几亩土地上长满了荒芜的杞菊,象征着生活的简单和自然。
- 一池秋水拂龟鱼:池塘中的秋水轻轻拂动着龟和鱼,描绘出宁静的生活环境。
- 临花对月难忘酒:在花前月下,饮酒作乐,难以忘怀那样的美好时光。
- 咏古怀贤不废书:吟咏古诗,怀念贤人,心中不忘读书的精神追求。
- 更欲两忘真俗累:更希望能够忘却世俗的烦恼和个人的得失。
- 逍遥常御白牛车:常常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驾着白牛车四处游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的隐居生活比喻为自然的宁静,通过自然景色来反映内心的感受。
- 对仗:如“临花对月”和“咏古怀贤”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 意象:通过杞菊、秋水、龟鱼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和闲适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的追求,以及对古代贤人的怀念,体现了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杞菊:象征隐逸与清雅,反映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秋水:清澈宁静,象征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 龟鱼:象征长寿和宁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白牛车:象征简单、自由的生活方式,体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韩维在《寄谢师直》中提到的“十年三退”是指什么?
- A. 辞去三次官职
- B. 隐居十年
- C. 三次归乡
- D. 十年不出门
-
诗中提到的“白牛车”象征着什么?
- A. 贫穷
- B. 追求自由
- C. 官场生活
- D. 繁华
-
诗的最后一句“逍遥常御白牛车”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财富
- B. 名利
- C. 自由与宁静
- D. 学问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表达隐逸生活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 《归园田居》(陶渊明):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韩维《寄谢师直》与陶渊明《饮酒》:两者都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韩维更注重内心的超脱和对世俗的淡然,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自然的美与田园生活的理想。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包含韩维的作品和其他宋代诗人的代表作。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关于古代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