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不记。贪看远峰颦翠。风约柳花吹又起。故黏行客袂。老大浑无欢意。不为伤春憔悴。茅屋数间修竹里。日长春睡美。
白话文翻译:
我走路时心中无所记挂,只是贪婪地欣赏远处的青山。微风吹拂着柳花,惹得花瓣随风飞舞。曾经的我,常常因此留恋在路上。如今年老,心中却没有半点欢愉,并不是因为春天的伤感而憔悴。在几间茅草屋和修竹的掩映之中,悠长的日子让我贪睡,春天的美好让我沉醉。
注释:
- 行不记:走路时心中没有记挂,表明一种放空的状态。
- 贪看远峰颦翠:贪婪地欣赏远处的青山,形容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 风约柳花:风与柳花之间的互动,展现春天的生机。
- 故黏行客袂:过去的我常常留恋停留在路上,袂指的是衣袖。
- 老大浑无欢意:年纪大了,内心却感到无趣,缺乏欢愉。
- 不为伤春憔悴:并不是因为春天的伤感而感到憔悴。
- 茅屋数间修竹里:几间茅草屋和绿竹的环境,描绘一幅宁静的田园风景。
- 日长春睡美:在春天的美好时光中,感到昏昏欲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流谦,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歌常以自然风光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李流谦的作品常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晚春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流露出一种对青春逝去的无奈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诗歌鉴赏:
《谒金门(晚春)》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颇具匠心,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感悟与情感。诗开头“行不记”一句,便引入了一种轻松而放松的心态,似乎在随意游荡,无所挂念。紧接着“贪看远峰颦翠”,诗人用“贪”字,形象地描绘了那种对自然美的沉醉与留恋。这里的“远峰”不仅仅是对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向往的象征。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风约柳花吹又起”,生动地描绘了春风拂过,柳花随风舞动的场景,展现出春意盎然的生机。而后“老大浑无欢意”,则转入诗人的内心独白,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青春的怀念。诗人虽身处春天的美好中,但心中却感到无趣,这种反差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诗人描绘的“茅屋数间修竹里,日长春睡美”,则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珍视和对现实的逃避。整首诗在轻松的描绘中渗透出深刻的哲思,使人不仅欣赏到春天的美丽,也引发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不记:表示走路时没有特定的目的,心中无所挂念。
- 贪看远峰颦翠:形容对远处山景的喜爱,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 风约柳花吹又起:描绘春风拂过柳花的情景,生动形象。
- 故黏行客袂:回忆过去的自己常常在路上停留,感慨时间流逝。
- 老大浑无欢意:年纪大了,对生活感到无趣,无心享受春天的美好。
- 不为伤春憔悴:并不是因为春天的伤感而感到憔悴,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无奈。
- 茅屋数间修竹里:描绘出一种田园的宁静与和谐。
- 日长春睡美:表达在春日悠长的时光中,感受到的安逸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相结合,使诗歌更具情感。
- 拟人:风与柳花的互动,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日长春睡美”,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逝、生命感慨的思考,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内心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带有青春的气息。
- 远峰:代表向往和梦想,也象征着生命的遥远与不可及。
- 茅屋:象征简朴的生活,体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春睡:象征宁静、安逸的生活状态,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远峰”象征什么? A. 现实的压力
B. 对自然的向往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B -
“老大浑无欢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青春的怀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C -
诗人通过“风约柳花”想表达什么? A. 春天的伤感
B. 自然的生机
C. 人生的困惑
答案:B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