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经蔡坚墓
作者: 吴融 〔唐代〕
百里烟尘散杳冥,新平一隰草青青。
八公山石君知否,休更中原作彗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蔡坚墓的情景。远处的烟尘渐渐消散,变得模糊不清,而新平的沟渠里绿草茵茵。八公山的石头,你可知道吗?请不要再让中原的草木成为彗星一般的孤独。
注释
- 百里烟尘:指广阔的烟尘,可能是战乱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环境。
- 杳冥:深邃而模糊,形容看不清楚的状态。
- 新平一隰:新平是指地名,“一隰”是指一个小洼地,草木生长茂盛的地方。
- 八公山:是中国的一个著名山脉,诗中指代某种有象征意义的地方。
- 彗星:在这里比喻孤独、空旷的存在。
典故解析
蔡坚为唐代诗人,诗中提到其墓,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敬意。彗星在古代常被视为不祥之物,诗人在此用以象征中原的凋零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号逸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多以抒情见长,往往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对蔡坚的追思之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感慨。社会环境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墓地的描写,反映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墓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百里烟尘散杳冥,新平一隰草青青”,描绘了一幅荡气回肠的画面。烟尘的消散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而新平的绿草则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在这两者之间,诗人似乎在感叹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八公山石君知否”,以特定地名引发对历史的追溯,暗示着对伟大成就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许。最后一句“休更中原作彗星”,反映了诗人对现状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期待,彗星的出现常常与不祥相挂钩,诗人希望不要再让故土沦为孤独的象征。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逝者的缅怀,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里烟尘散杳冥:远方的烟尘渐渐散去,显得模糊不清,暗示着历史的迷雾和人事的变迁。
- 新平一隰草青青:在新平的洼地中,绿草茵茵,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八公山石君知否:以山石来引出对历史的追溯,提问的语气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休更中原作彗星:希望不再让中原沦为孤独的象征,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关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中原比作彗星,象征着孤独与失落。
- 拟人:通过“君知否”的问句,使山石似乎具有了知晓历史的能力。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相互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蔡坚墓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逝去友人的怀念,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尘:象征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
- 草青青: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石:象征坚固与永恒,暗示对历史的追溯。
- 彗星:象征孤独与凋零,反映对故乡的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百里烟尘”指的是什么? A. 战争的影响
B. 自然现象
C. 人的思绪 -
“新平一隰草青青”中“青青”形容什么? A. 草木的繁茂
B. 生命的短暂
C. 水的清澈 -
“八公山石君知否”中“君”指的是谁? A. 诗人
B. 墓地的石头
C. 友人蔡坚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渡汉江》 - 宗 Conrad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吴融的《经蔡坚墓》与杜甫的《登高》均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生命的哲思,但吴融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为宏观,关注社会的动荡与人间的苦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却在主题上有着相似的深刻内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