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时间: 2025-01-10 18:30:09意思解释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作者: 李清照 〔宋代〕
原文展示: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白话文翻译:
这庭院究竟有多深呢?
云窗和雾阁常常是紧闭的。
柳树的嫩芽和梅花的花瓣渐渐清晰可见。
春天已回到秣陵的树旁,而我却在建康城中渐渐老去。
感受到月亮和微风带来的多少往事,如今都已无可奈何。
谁会怜惜我这样憔悴又凋零的心情?
试着点灯却没有心情,踏雪也显得无趣。
注释:
字词注释:
- 庭院深深:形容庭院的幽深,暗示内心的孤寂。
- 云窗雾阁:指关闭的窗户和阁楼,表现出一种封闭的环境。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一带,春天的象征。
- 建康城:指南朝时期的都城,暗示时光的流逝。
- 憔悴:形容因忧愁而消瘦或失去精神。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春归秣陵树”与“人老建康城”反映了李清照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了个人命运与历史的交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清照,字易安,号澄之,宋代女词人,生于名门望族,后经历了战乱,生活颠沛流离。她的词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个人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李清照晚年,正值其人生与国家都经历了巨大的变故,情感的孤独和对往昔的怀念成为其主要创作动力。
诗歌鉴赏: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展现了李清照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诗的开头以“庭院深深深几许”引入,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带有几分忧伤的氛围。这种深邃的庭院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折射。
接下来的“云窗雾阁常扃”,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封闭与孤独。窗外的春色与窗内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随着“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李清照感叹时光流逝,青春已逝,岁月无情,现实的无奈让她愈加感到孤独和失落。
最后两句“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则是李清照对生活的无力感和无奈。她在灯下无意地试灯,在雪中没有心情行走,显示了她对生活的冷漠与对过往的怀念。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对美好回忆的留恋,又有对现实无情的叹息,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以清丽婉约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展现了李清照作为词人的深厚功力与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庭院深深深几许:开篇即设问,表达了对庭院深度的思考,隐喻内心的孤寂。
- 云窗雾阁常扃:描绘了封闭的空间,暗示孤独和封闭的情感。
- 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天的气息逐渐显现,寓意着生机与希望的对比。
-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强烈的时间感,表现了青春与生命的流逝。
-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追忆往昔,感慨无奈,情感愈发沉重。
- 谁怜憔悴更凋零: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自怜与无奈。
-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结尾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的麻木与无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庭院比作内心的深邃。
- 对仗:如“春归秣陵树”与“人老建康城”,形成对比。
- 拟人:通过情感的描绘使自然景物更具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写庭院的幽深,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逝去岁月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变迁之间的冲突,寓意深刻,情感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院:象征内心的封闭与孤独。
- 云窗雾阁:隐喻生活的隔断与内心的迷茫。
- 春:生命的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雪:象征冷漠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清照的《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的爱情
B. 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C. 对自然的赞美 -
“云窗雾阁常扃”中“常扃”意指? A. 常开
B. 常闭
C. 常亮 -
诗中提到的“春归秣陵树”反映了什么?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青春的怀念
C. 对生活的反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煜《浪淘沙》
诗词对比: 李清照与李煜同为词坛杰出人物,他们的作品都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李清照的细腻与李煜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清照词研究》
- 《宋代词人传记》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