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凌云高处》

时间: 2025-01-25 22:47:29

摄衣更上一层楼,才到层霄最上头。

方识乾坤真转毂,好知身世付虚舟。

九秋草木岚烟湿,万里山川海气浮。

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凌云高处
作者: 刘过 〔宋代〕

摄衣更上一层楼,
才到层霄最上头。
方识乾坤真转毂,
好知身世付虚舟。
九秋草木岚烟湿,
万里山川海气浮。
更欲杖藜穷望眼,
眼中何处认神州。


白话文翻译:

将衣服整理好,再往上一层楼,
才刚到达云霄的最顶端。
这才明白天地的真理如同车轮转动,
也明白自己的人生就像是虚无的船只。
秋天的草木在雾气中变得湿润,
广袤的山川海洋在气氛中浮现。
更想借着手杖极目远眺,
眼中何处才能认出自己的神州?


注释:

  • 摄衣:整理衣服,指准备好继续前行。
  • 层霄:高空,指云层之上。
  • 乾坤:指天地,常用来表示宇宙或宇宙的道理。
  • 转毂:车轮转动,隐喻事物的变化无常和循环往复。
  • 虚舟:指虚幻的船,象征人生的无常和漂泊。
  • 九秋:指农历九月,象征秋天。
  • 岚烟湿:指秋天的雾气使草木变得湿润。
  • 杖藜:拄着手杖,表示老年人或身体虚弱的人。
  • 神州:古代对中国的美称,此处指代祖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字贞白,号白云,宋代诗人,生平经历较为曲折,曾任职于地方官员,后来因政局动荡而辞官,致力于诗词创作。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登凌云高处》创作于刘过晚年,正值人生的反思阶段。诗中表达了对人生与宇宙真理的思考,以及对祖国的深情眷恋,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归属感的矛盾心理。


诗歌鉴赏:

《登凌云高处》是一首集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于一体的诗作。开篇的“摄衣更上一层楼”不仅描绘了作者攀登高处的景象,也象征着追求理想与探索真理的精神。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在高处俯瞩万物,感受到天地的广阔与人生的渺小,表达了对宇宙运行法则的深刻体悟。

“方识乾坤真转毂”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仿佛在提醒读者,人生如同车轮一般,时刻在变化,无法停驻。后半部分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九秋的湿润草木与万里山川的浮现,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隐含着人生的孤独与惆怅。

最后两句“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则是对未来的渴望与探索。手杖象征年岁与智慧,眼中寻找的“神州”,不仅是对祖国的认同,也是对理想与归属的追寻。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流露出对人生、自然与国家的深刻思考,表现了一种哲理性与情感交织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摄衣更上一层楼:整理衣物,继续向上攀登,暗示追求理想的决心。
  2. 才到层霄最上头:到达高空,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与实现。
  3. 方识乾坤真转毂:在高处才明白天地的真理如同车轮转动,揭示了人生的变化无常。
  4. 好知身世付虚舟: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就像虚幻的船只,象征人生的无常与漂泊感。
  5. 九秋草木岚烟湿:描绘秋天湿润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
  6. 万里山川海气浮:辽阔的山川海洋在雾气中显现,展现了自然的壮丽。
  7. 更欲杖藜穷望眼:想要借助手杖远眺,更加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
  8. 眼中何处认神州:在远望中,寻找祖国的身影,表现了对故土的思念与认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虚舟,强调人生的无常与漂泊。
  • 对仗:如“万里山川海气浮”,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草木与岚烟的湿润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哲理思考,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祖国的深情眷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归属的渴望,传递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和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衣服:象征着追求与理想的准备。
  • 高楼:象征着目标与追求的高度。
  • 草木岚烟:自然景象,暗示人生的变化与时光的流逝。
  • 杖藜:象征智慧与年岁,代表对未来的渴望。
  • 神州:代表对祖国的认同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的“层霄”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地面
    B. 云层之上
    C. 河川
    D. 山脚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九秋”象征着__

  3. 判断题:诗人对人生的看法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


答案:

  1. B. 云层之上
  2. 秋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表现登高望远的情景,探讨人生与自然的关系。
  • 李白《庐山谣》: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强调壮丽的自然与人生的豪情;而刘过《登凌云高处》则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归属感的渴望。

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诗人的风格和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