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时间: 2025-01-10 22:41:11

北方旱气与兵连,犹恐淮州亦蔓延。

数日下田新雨足,不应千里不同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雨
北方旱气与兵连,
犹恐淮州亦蔓延。
数日下田新雨足,
不应千里不同天。

白话文翻译:

北方正在遭受干旱,与战争相连,我担心淮州的干旱情况也会蔓延过来。经过几天的田间作业,雨水终于来了,难道千里之外的天气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吗?

注释:

  • 旱气:指干旱的气候。
  • 兵连:指战争连绵不断。
  • 淮州:指淮河流域的地区,历史上常遭受干旱。
  • 数日:几天。
  • 下田:在田间劳动。
  • 新雨足:新的雨水充足。
  • 千里不同天:形容遥远的地方气候差异很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字道融,号无隐,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末年,卒于南宋初年。他的诗作以写景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社会民生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方旱灾时期,作者在忧虑自然灾害影响民生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气候变化的感慨。诗中提及的淮州,正是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地区,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诗歌鉴赏:

《喜雨》是一首表现对雨水渴望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北方旱气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关切与忧虑。首句“北方旱气与兵连”将干旱与战争并列,暗示了自然环境对社会动荡的影响。接下来,诗人以“犹恐淮州亦蔓延”表达了对淮州干旱状况的忧虑,展现出一种无力感。

然而,转折句“数日下田新雨足”则显现出一丝转机,雨水的滋润让人感到欣慰。这句中“下田”不仅是对农事的描绘,也是对生活的参与和希望的寄托。最后一句“不应千里不同天”则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思考,气候的变化应是统一的,不应出现如此大的差距。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现象的同时,深入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人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方旱气与兵连:北方的旱灾与战争交织在一起,形象地表现了自然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2. 犹恐淮州亦蔓延:对淮州的担忧,表明了作者对民生苦难的深切关怀。
  3. 数日下田新雨足:经过几天的期待,终于迎来了雨水,描绘了农民的喜悦和对雨水的渴望。
  4. 不应千里不同天:表达了对气候一致性的期望,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旱气”与“兵连”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干旱与战争相提并论,突显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 转折:通过“数日”引入转折,表现了对雨水的期待与最终的满足。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忧虑与对丰收的渴望,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诗中也传达了希望与乐观的情感,体现了人们在逆境中依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旱气:象征着困境和不幸。
  • 兵连:表现出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
  • 新雨:象征希望与新生,是生命的源泉。
  • 千里:表明了气候的普遍性与连贯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淮州”指的是哪个地区? A. 江南
    B. 北方
    C. 淮河流域

  2. 诗人对干旱的担忧主要是因为:
    A. 农作物受损
    B. 战争影响
    C. 自然气候变化

  3. 诗中“数日下田新雨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望
    B. 喜悦
    C. 忧虑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1. 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描写雨水,但更注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2.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强调了春雨的滋润,展现了自然反复无常的魅力。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古诗词鉴赏》
  3. 《刘过诗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