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素饭
放翁年来不肉食,盘箸未免犹豪奢。
松桂软炊玉粒饭,醯酱自调银色茄。
时招林下二三子,气压城中千百家。
缓步横摩五经笥,风炉更试茶山茶。
白话文翻译:
在我这几年里不再吃肉,连筷子也显得有些奢侈。
用松木和桂皮慢慢煮出的玉米饭,醋和酱油自己调配的银色茄子。
时常邀请两三位朋友在树林下聚会,心情却胜过城中千百家的喧嚣。
我缓步走到书架前翻阅《五经》,更在风炉上品尝山茶的香气。
注释:
- 放翁:陆游的号,意为“放翁”,指的是放达洒脱的老者。
- 不肉食:不再吃肉,体现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 盘箸:筷子,象征着饮食的方式,暗示奢华和简单的对比。
- 松桂:松木和桂木,常用于烹饪,象征自然的淳朴。
- 醯酱:醋与酱油,一种调味品,显示自给自足的生活。
- 气压:心情、情绪,诗人借此表达对繁华城市的看法。
- 五经笥:指的是《易经》、《书经》、《诗经》、《礼经》和《春秋》,五部经典书籍。
- 风炉:一种用风力加热的炉具,象征诗人对品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作品题材广泛,尤以爱国诗和田园诗闻名。其诗风清新、真挚,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素饭》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在诗中反映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共享宁静时光的愉悦。在宋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陆游的生活理念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他对物质享受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素饭》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的诗,反映了陆游对简单、清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超脱。诗的开篇,陆游直言不讳地表明自己多年来不再食肉,表面看似一种饮食习惯的改变,实则是他心灵状态的真实写照。他用“盘箸未免犹豪奢”表达了对奢华生活的反思,强调了即使最简单的生活也应当保持一种节制。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自己所享用的“松桂软炊玉粒饭”和“醯酱自调银色茄”,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他对食物的讲究,更蕴含着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他所享用的食物,不仅是物质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在与友人聚会时,陆游感受到的“气压城中千百家”,体现了他在简单的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满足,与繁华的城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诗的最后,陆游缓步翻阅经典,品尝山茶,表现出他对文化和自然的热爱,显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不仅是对生活方式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充分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放翁年来不肉食:表示自己多年来不再吃肉,体现了对饮食的简约追求。
- 盘箸未免犹豪奢:即使是筷子也觉得有些奢华,反映出对奢华生活的反思。
- 松桂软炊玉粒饭:描述食物的来源和烹饪方式,体现诗人对自然与食材的珍视。
- 醯酱自调银色茄:强调自调的调味品,显示出简单生活中的自给自足。
- 时招林下二三子:邀请朋友在林下聚会,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宁静。
- 气压城中千百家:反映出对城市繁华生活的超然态度。
- 缓步横摩五经笥:缓慢翻阅经典,体现对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 风炉更试茶山茶:品尝茶的过程,显现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松桂软炊玉粒饭”比喻自然与简单的生活方式。
- 对仗:如“醯酱自调银色茄”,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排比:通过“缓步横摩五经笥,风炉更试茶山茶”展示了诗人对文化与自然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倡导一种简朴而高雅的生活理念,通过对简单饮食和友谊聚会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强调心灵宁静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素饭: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
- 松桂:代表自然和真实的生活。
- 银色茄:象征着新鲜、健康的饮食。
- 五经:代表文化传统与智慧的积累。
- 山茶:象征自然的清新与品质的享受。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表面内容,更深刻地反映了陆游对生活、友谊与文化的思考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陆游的号是什么? A. 放翁
B. 田野
C. 诗圣
D. 书生 -
诗中所提到的食物中,哪一种是陆游自己调配的? A. 玉粒饭
B. 银色茄
C. 山茶
D. 松桂 -
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哪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A. 奢华生活
B. 简单生活
C. 繁忙生活
D. 旅行生活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 王维的《山居秋暝》:反映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陆游《素饭》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独立与宁静的追求,但陆游更着重于简朴的生活,李白则强调饮酒与自由的洒脱。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读者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素饭》的意境,还能感受到陆游作为一位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思考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