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虎踞龙盘委薜萝,台城春雨长寒莎。
梁家不觉市朝改,萧寺祇闻钟磬多。
云树暮堤攒剑戟,风篁虚谷转笙歌。
须知王气随明主,不据金陵又若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的雄伟气势,虎踞龙盘的地形上覆盖着薜萝,春雨中台城的寒莎显得格外萧瑟。梁家在不知不觉中市场已然变迁,而萧寺中只听见钟声与磬声悠扬。黄昏时分,云树和河堤宛如一把把剑戟,风中竹林虚空中传来悠扬的笙歌。要知道,王者之气随明主而转移,不占据金陵又能如何呢?
注释:
- 虎踞龙盘:形容地形险要,像虎和龙那样雄伟。
- 薜萝:一种植物,常生长在山野,象征荒凉。
- 寒莎:指春雨后的青草,因寒冷显得凋敝。
- 梁家:指梁朝,历史上著名的朝代。
- 市朝改:市场和朝代的更替。
- 萧寺:指古代寺庙,常用于修行、祈祷。
- 钟磬:寺庙中常用的乐器,象征宁静。
- 云树:形容高大的树木。
- 剑戟:形容树木和堤岸的挺拔,似古代武器。
- 风篁:竹林,象征风声和乐声。
- 王气:指皇权、王者之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竦,字子骥,号月溪,宋代诗人,以其诗词风格清新脱俗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金陵(今南京),当时正值历史变迁,社会动荡中,诗人对故土的思索与怀念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诗歌鉴赏:
《金陵》一诗以其深邃的历史感和浓厚的情感色彩,展现了金陵的壮丽与沧桑。开篇以“虎踞龙盘”描绘了金陵的地理优势,象征着它在历史上曾经的辉煌。接着,诗人以“春雨长寒莎”表现出金陵的凋零与孤寂,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
诗中提到“梁家不觉市朝改”,暗示着历史的剧变,似乎在感叹曾经繁华的盛世已成往事,现如今的金陵已不复往昔的光辉。同时,诗人通过“萧寺祇闻钟磬多”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无奈和孤独的情感,仿佛在诉说时间在不断流逝,昔日的繁华已被遗忘。
最后,诗人以“须知王气随明主”总结整首诗,强调了政治权力在历史中的重要性,暗示无论金陵多么美丽,但若没有英明的统治者,终究也难以维持繁荣。整首诗既有对金陵美景的描绘,也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故土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虎踞龙盘委薜萝:生动描绘金陵的地形,形象地传达出其雄伟。
- 台城春雨长寒莎:转向金陵的自然景象,表现出春雨带来的寒意与孤寂。
- 梁家不觉市朝改:反映历史的变迁,感叹时光荏苒。
- 萧寺祇闻钟磬多:描绘寺庙的宁静与沉寂,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 云树暮堤攒剑戟:通过意象传达出夕阳下的壮丽与苍凉。
- 风篁虚谷转笙歌: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与音乐的悠扬。
- 须知王气随明主:总结历史变迁的核心,强调政治的作用。
- 不据金陵又若何:提出对金陵未来的思考,表现出无奈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虎踞龙盘”将地形比作猛兽,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象中透出人的情感,如“转笙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金陵的眷恋与历史的思考,强调了王权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与对历史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龙:象征力量与权威。
- 春雨、寒莎:表现出自然的美丽与凋敝。
- 寺庙、钟磬:象征宁静与过去的辉煌。
- 剑戟:象征勇敢与历史的厚重。
- 笙歌:代表文化与艺术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虎踞龙盘”是指什么?
- A. 风景优美
- B. 地形险要
- C. 人口繁多
- D. 文化底蕴
-
“萧寺祇闻钟磬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繁华
- B. 孤独
- C. 喜悦
- D. 兴奋
-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自然景观
- B. 历史变迁
- C. 个人情感
- D. 爱情故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夏竦的《金陵》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夏竦更注重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的奔放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曲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