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石光涵千里色,川林阴翠湿芝兰。杏花坞接投龙洞,瀑溅苍崖鹤骨寒。
白话文翻译:
水与石的光辉映照出千里美景,河流与森林的阴影中湿润着芝兰。杏花的坞旁连接着投龙洞,瀑布飞溅在苍翠的崖壁上,仿佛让寒冷的鹤骨更加寒冷。
注释:
- 水石光:形容水与石头反射出的光彩。
- 千里色:形容景色广阔而美丽。
- 川林:指河流与森林。
- 阴翠:指阴影中的绿色植物。
- 湿芝兰:湿润的芝兰,象征生机与美丽。
- 杏花坞:杏花盛开的地方,坞为水边的地方。
- 投龙洞:可能是地名,意指龙形的山洞。
- 瀑溅:形容瀑布飞溅而下的样子。
- 苍崖:指苍翠的山崖。
- 鹤骨寒:指白鹤的骨骼,象征清冷、高洁。
典故解析:
诗中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龙洞”与“鹤”可以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与凤、鹤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吉祥与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思聪,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李思聪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可能是他游历于山水之间,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自然的关注与热爱。
诗歌鉴赏:
《云山》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首句“水石光涵千里色”以生动的视觉效果展示了水石交融的美景,给予人一种宁静而广阔的感觉。接下来的“川林阴翠湿芝兰”则将诗人置于河流与森林交织的环境中,湿润的芝兰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杏花坞接投龙洞”,诗人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灵动的画面,杏花点缀的水边,暗示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延续。而“瀑溅苍崖鹤骨寒”则将景色引向了更为深沉的意境,瀑布的飞溅带来一丝寒意,鹤的高洁与孤冷在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孤独感。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渗透出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然与超脱的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水石光涵千里色:描绘水流与石头光影交织的壮丽景象,象征广阔之美。
- 川林阴翠湿芝兰:勾勒出河流与森林的生机与湿润,展现自然的多样性。
- 杏花坞接投龙洞:杏花与龙洞的结合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神秘。
- 瀑溅苍崖鹤骨寒:瀑布的飞溅带来寒意,鹤的孤冷象征高洁,形成了诗的情感高潮。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在音韵上形成和谐,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高洁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水:象征生命与灵动,代表自然的流动与变化。
- 石:象征坚毅与恒久,代表大自然的稳固与不变。
- 杏花:象征美丽与春天,代表生命的希望与新生。
- 鹤:象征高洁与孤独,代表一种超然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水石光涵千里色”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水的流动
- B) 大自然的光彩
- C) 石头的坚硬
- D) 生机的生命
-
“杏花坞”中的“坞”指的是什么?
- A) 山
- B) 水边的地方
- C) 花园
- D) 大树
-
诗中提到的“鹤骨寒”意在表达什么?
- A) 孤独与高洁
- B) 温暖与快乐
- C) 生命的脆弱
-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大自然的光彩
- B) 水边的地方
- A) 孤独与高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思聪与王维的山水诗,李思聪更注重景色的生动描绘,而王维则融合了更多的哲理思考。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
- 《李思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