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秋海棠》

时间: 2024-09-19 20:42:08

烟锁空庭苔满院,秋深人意先慵。

寒花一簇小墙东。

怜他憔悴日,犹自学春红。

曾记春残花谢后,几番泪洒珍丛。

谁知重见夕阳中。

断肠原已久,更莫怨西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秋海棠
作者: 黄侃

烟锁空庭苔满院,秋深人意先慵。
寒花一簇小墙东。
怜他憔悴日,犹自学春红。
曾记春残花谢后,几番泪洒珍丛。
谁知重见夕阳中。
断肠原已久,更莫怨西风。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雾缭绕的空庭中,院子里的青苔已经长满,秋天已深,人们的心情也变得懒散。小墙东边开着一簇寒花。看着那憔悴的花儿,竟然仍然努力模仿春天的红花。曾经记得春天花谢之后,曾几次在珍贵的花丛中泪洒。谁知道再一次在夕阳中见到这些花呢?我早已心如刀绞,更无须怨恨西风的萧瑟。

注释:

  • 烟锁:形容烟雾弥漫,像锁住一样,给人一种幽静的氛围。
  • 空庭:空旷的庭院。
  • :青苔,通常生长在潮湿的地方,象征岁月的流逝。
  • 怜他:怜惜他,这里的“他”指代花儿。
  • 憔悴:形容花的衰败状态。
  • 断肠:形容非常悲伤、心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侃(1885-1934),字仲明,号石溪,近代诗人,擅长文学和书法。他的诗歌风格受传统影响,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表现出深邃的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秋海棠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往昔春日的追忆。诗歌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思考。

诗歌鉴赏:

黄侃的《临江仙·秋海棠》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开头两句以“烟锁空庭”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庭院图景,给人以宁静而略带沉寂的感觉,继而转入对秋天的感受,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慵懒与无奈。

“寒花一簇小墙东”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小墙东边那一簇寒花的孤独与坚韧,体现了生命即使在逆境中仍然努力绽放的精神。而“怜他憔悴日,犹自学春红”则流露出对花儿的怜惜之情,暗喻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回忆了春天花谢后的悲伤,令人生出几分惆怅与感伤,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最后一句“断肠原已久,更莫怨西风”,以“西风”象征生命中的无常和变迁,表明诗人虽然心中已然伤痛,却不再怨恨外界的变化,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黄侃对生命、时间、自然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锁空庭苔满院:烟雾弥漫的庭院,青苔满地,描绘出秋天的静谧与萧索。
  2. 秋深人意先慵:秋天已深,人们的心情变得懒散,暗示着秋季的沉闷与悲凉。
  3. 寒花一簇小墙东:小墙东边开着一簇寒花,强调孤独与顽强。
  4. 怜他憔悴日,犹自学春红:对憔悴花儿的怜惜,体现出生命的执着。
  5. 曾记春残花谢后,几番泪洒珍丛:回忆春天花谢后的悲伤与流泪,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
  6. 谁知重见夕阳中:重见夕阳下,象征着再次面对生命的无常。
  7. 断肠原已久,更莫怨西风:虽然早已心痛,但不再怨恨西风,表现出一种释然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烟锁”比喻为锁住的状态,表现宁静的氛围。
  • 拟人:赋予花以“憔悴”的状态,使其情感更为丰富。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孤寂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轮回的思考,体现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朦胧、神秘的生活状态。
  • 青苔:时间的象征,代表岁月的流逝。
  • 寒花:坚韧、孤独的生命力,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 夕阳:象征着希望与结束,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花一簇”指代什么?

    • A. 一朵花
    • B. 一簇寒花
    • C. 一片叶子
  2. 诗人对秋天的态度是?

    • A. 快乐
    • B. 无奈
    • C. 忧伤
  3. “断肠原已久”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悲伤
    • C. 快乐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黄侃《临江仙·秋海棠》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词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但黄侃更注重对生命脆弱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
  • 《黄侃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