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11 01:50: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作者: 陈从周
闻说鲁西山水好,风光宛似江南。
清游饭罢一身闲。
马嘶人独立,河狭小桥宽。
风柳白杨看夹道,村姑驴背双三。
儿童解语十分难。
相逢只一笑,留梦有无间。
白话文翻译:
听说鲁西的山水非常好,风光宛如江南。
游玩结束,吃完饭后,感到一身轻松闲适。
马儿嘶鸣,我独自站立,河流虽窄却小桥宽阔。
风中摇曳的柳树和白杨树夹道而立,村姑骑着驴子回家。
儿童的言语十分难以理解,
相逢时只是相视一笑,留下的梦境却难以分开。
注释:
- 鲁西: 指鲁西地区,位于中国山东省,以山水秀丽著称。
- 清游: 指清闲的游玩,表示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
- 马嘶: 马发出的声音,象征自然和生机。
- 夹道: 形容两边的树木像夹在道路旁边。
- 村姑: 指农村里的年轻女子,带有亲切感。
- 驴背双三: 形容村姑骑着驴子,驴背上可能还载着其他人。
- 解语: 指能够理解语言,儿童的言语往往难以理解。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鲁西的自然风光与生活场景,反映了当代人对自然美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游山玩水、田园牧歌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从周,现代著名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他的作品深受传统诗词的影响,常常融合现代的视角与古典的韵味。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当代,作者在游览鲁西山水后,受到美景的启发,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通过简洁清新的语言,勾勒出鲁西的自然美景和乡村生活的宁静。诗的开头一句“闻说鲁西山水好,风光宛似江南”,引出诗人对鲁西风光的赞美,表明对这一地区的期待。接下来的描写则更为生动,作者通过“马嘶人独立”展现出一种恬静、闲适的生活态度,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河狭小桥宽”一句,不仅描绘出自然景观的精致,也隐喻着生活的悠闲与简单。诗中提到的“风柳白杨看夹道”,则通过具体的意象展示出乡村的生机与活力。而“村姑驴背双三”更是将生活的画面生动展现,村姑的形象亲切可人,令人感受到生活的质朴与真实。
最后两句“儿童解语十分难,相逢只一笑,留梦有无间”,则将诗意提升至一种哲思,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默契,虽然话语不多,但心灵的共鸣却是无形的。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人情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索,令读者在欣赏之余,感受到生活的深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说鲁西山水好,风光宛似江南。
表达了对鲁西山水的赞美,仿佛与江南的美景相媲美,显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期待。 -
清游饭罢一身闲。
描述游玩后的轻松状态,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 -
马嘶人独立,河狭小桥宽。
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画面生动。 -
风柳白杨看夹道,村姑驴背双三。
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乡村的生活,表现出村庄的生动景象。 -
儿童解语十分难。
表达儿童的语言往往难以理解,隐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 -
相逢只一笑,留梦有无间。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即使言语不多,心灵的共鸣却是深刻的。
修辞手法:
- 比喻: “风光宛似江南”,将鲁西的山水比作江南,增强了风景的美感。
- 拟人: “风柳白杨看夹道”,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鲁西的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传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表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默契。
意象分析:
- 鲁西山水: 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 马嘶: 代表着生动的自然环境。
- 夹道的柳树和白杨: 传达出乡村的宁静与生机。
- 村姑: 乡村生活的象征,展现出质朴的人情味。
- 儿童: 纯真与无邪的象征,隐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鲁西”指的是哪个地区? A. 江南
B. 山东
C. 浙江
D. 四川 -
诗中“马嘶人独立”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热闹的城市生活
B. 安静的乡村景象
C. 纷繁的人际关系
D. 自然的喧闹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城市的向往
B. 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C. 对历史的怀念
D. 追求名利的生活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by 王维
- 《江南春》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山中问答》: 以山水自然为题材,表现隐逸的生活态度,与《临江仙》相似之处在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但风格更偏向于清幽与哲理。
- 《江南春》: 充满了江南的风情与气息,表现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风格与《临江仙》在意象上有相通之处,但情感基调更为热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导读》
- 《山水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