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慰圃观梅)》

时间: 2025-02-04 16:59:09

曾向瑶台月下逢。

为谁回首矮墙东。

春风吹酒退腮红。

庾岭殷勤通远信,梅家潇洒有仙风。

晚香都在玉杯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慰圃观梅)
作者:毛滂 〔宋代〕

曾向瑶台月下逢。
为谁回首矮墙东。
春风吹酒退腮红。
庾岭殷勤通远信,
梅家潇洒有仙风。
晚香都在玉杯中。


白话文翻译:

曾经在瑶台月下相遇,
不知为何又回首望向矮墙东。
春风送来酒意,脸上的红晕也随之退去。
庾岭上细心地传递着远方的书信,
梅家的风范潇洒如仙人,
晚香的气息尽在玉杯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与美丽的月亮相伴。
  • 回首:回头看,表示留恋。
  • 矮墙东:指矮墙的东边,暗示一些情感的纠葛或思念。
  • 腮红:指脸上的红润,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娇羞或醉酒的状态。
  • 庾岭:地名,可能指庾亮的故乡或其所居住的地方。
  • 梅家:指梅花的家,寓意高洁或有风雅气质的人。
  • 晚香:指花香,诗中暗指梅花的香气。

典故解析:

  • 瑶台:源自古代神话,常用来象征美好的爱情和浪漫的相遇。
  • 梅花:古代文人常以梅花喻志,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活跃于当时的文坛。他的词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写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首词是在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置身于梅花园中,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思念,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梅花盛开的时节,内心的思绪与感怀。诗的开头提到“瑶台月下”,引入一种浪漫的氛围,仿佛在追忆一段美好的过往。接下来“为谁回首矮墙东”,既表达了对过去的留恋,也暗示了诗人心中难以释怀的情感。

“春风吹酒退腮红”是对春日美景的描绘,春风送来暖意,酒意渐浓,脸颊的红晕渐退,表现出一种微醺后的恬淡与宁静。此时,诗人似乎感受到春的气息,内心的感情也随之涌动。

“庾岭殷勤通远信”的描写则增加了空间的距离感,远方的信件传递着情感的交织,而“梅家潇洒有仙风”则是对梅花的赞美,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似乎在暗示诗人渴望追求的理想境界。

最后一句“晚香都在玉杯中”则将整个意境升华,梅花的香气如同佳酿,尽在杯中,意味深长,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雅致情调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向瑶台月下逢:描写了一次美好的相遇,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2. 为谁回首矮墙东:表达了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某人的思念。
  3. 春风吹酒退腮红:春风带来的酒意与脸上的红晕,表现出轻松愉悦的状态。
  4. 庾岭殷勤通远信:庾岭的书信传递,象征着情感的交流与传递。
  5. 梅家潇洒有仙风:梅花的潇洒气质,暗示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6. 晚香都在玉杯中:梅花的香气寓意着美好与高雅,暗示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晚香都在玉杯中”,将梅花的香气比作美酒。
  • 拟人:如“庾岭殷勤通远信”,赋予庾岭以情感,增强诗意。
  • 对仗:诗中句式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过往情感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瑶台:象征美好的爱情与浪漫。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
  • :象征愉悦的情感与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瑶台”象征什么?

    • A. 恐惧
    • B. 美好的爱情
    • C. 历史遗迹
  2. “春风吹酒退腮红”中,春风的作用是?

    • A. 带走酒意
    • B. 增加冰冷
    • C. 使人愉悦
  3. 诗中提到的“梅家潇洒有仙风”体现了何种情感?

    • A. 失落
    • B. 崇高
    • C. 绝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歌颂梅花,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但更加强调梅花在严冬中的高洁。

  • 杜甫的《春夜喜雨》:描绘春雨滋润万物的景象,情感上更为沉静,与毛滂的抒情相比,展现了不同的审美情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华诗词大典》

这些书籍对于理解古诗词的背景、风格和艺术特点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