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刘大资挽词二首 其二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一死公馀事,由来虏亦人。
使知临难日,犹有不欺臣。
河洛倾遗愤,英雄叹后尘。
煌煌中兴业,公合冠麒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刘大资的惋惜与哀悼,意指即使是死亡,也无法抹去他为国服务的事迹。即便是敌人也应当明白,面临危难之际,忠臣之心始终不会背叛。河洛地区的人对此感到愤懑,英雄们对后来的悲惨情况感到叹息。在这辉煌的复兴事业中,您理应如同麒麟般受人敬仰。
注释:
- 一死:指死亡,诗中强调死亡的最终性。
- 公馀事:指刘大资为国服务的事迹。
- 虏:指敌人或侵略者,强调即使是敌人也应当承认忠臣的价值。
- 临难日:指生死攸关的时刻。
- 河洛:古代中国的地名,象征着历史文化的重地。
- 煌煌:形容光辉灿烂,通常用来形容伟大的事业。
- 麒麟: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吉祥和尊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允中,号白石,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作品常常表达对国家和历史的深思。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刘大资去世后写成,诗人以此表达对他的怀念与敬仰,反映当时社会对忠臣的重视与对失去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挽词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感与人生哲思,通过对刘大资的追悼,表现出诗人对忠臣的崇敬和对时局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两句”将死亡与公事紧密相连,强调了忠臣在生死关头的坚定立场,表现出对忠诚的赞美与对死亡的无奈。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河洛倾遗愤”和“英雄叹后尘”引入了更为广泛的社会背景,反映了人们对历史悲剧的感慨与对英雄气概的向往。最后一句“煌煌中兴业,公合冠麒麟”则以美好愿景作结,不仅提升了诗的气势,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祝福,赋予整首诗以更为深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死公馀事:虽死了,但他的事迹仍然留存于世。
- 由来虏亦人:即使是敌人也应承认他的人性和价值。
- 使知临难日:在关键时刻,他的忠诚不会动摇。
- 犹有不欺臣:即便面临死亡,他依然忠诚于国家。
- 河洛倾遗愤:河洛之地的人们对他的去世感到愤怒和痛惜。
- 英雄叹后尘:英雄们对后来的局势感到无奈与悲叹。
- 煌煌中兴业:希望未来的事业能够复兴。
- 公合冠麒麟:期望他在历史上如麒麟般受人敬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刘大资比作“麒麟”,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追悼刘大资,表达了对忠诚与英勇的崇敬,同时也反映出对历史的感慨与未来的期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死:象征着忠臣的牺牲。
- 虏:代表外敌,反映了诗中对忠诚的呼唤。
- 河洛:象征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 麒麟:象征着尊贵与荣耀,寄托了诗人的美好愿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忍耐
B. 忠诚与悲伤
C. 自由与解放 -
“煌煌中兴业”中的“煌煌”是形容什么? A. 灯光
B. 光辉灿烂
C. 美丽 -
河洛地区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富饶
B. 文化与历史
C. 战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刘大资挽词二首》均表达了对国家与历史的思考,但前者侧重于家国情怀,后者则更多地关注忠臣的品德与牺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