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谏议》
时间: 2025-01-22 00:51: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梁谏议
陆游
湖海还朝白发生,
懒随年少事声名。
极知忧国人谁及,
细看无心语自平。
归访乡人忘位重,
乍辞言责觉身轻。
篮舆避暑云门寺,
应过幽居听水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荣誉的思考。诗人感慨自己年纪已大,回归故乡,心中对国家的忧虑无人能理解。他在乡间探访时,忘却了自己的官位与责任,辞别时却感到轻松自在。最后,他期望在云门寺避暑,聆听水声,享受宁静的生活。
注释
- 湖海:这里指的是四海八荒,象征着国家和政治。
- 白发生:白发苍苍,暗示年纪已大。
- 懒随年少事声名:不再追求年轻时的名利。
- 极知忧国人谁及:极知忧国,指的是对国家忧虑,问谁能理解。
- 无心语自平:没有心机的言语显得自然平和。
- 篮舆:一种轻便的车子,古代贵族出行用。
- 云门寺:传说中的寺庙,象征宁静的归宿。
- 幽居:隐居的地方,强调隐逸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经历了多次政治失意,诗风豪放,题材广泛,尤其以爱国诗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时写给友人的,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正值南宋国难之际,陆游深感时局之艰难,因此通过此诗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故乡的怀念。
诗歌鉴赏
《送梁谏议》是一首充满思考的诗,它通过对比诗人晚年的状态与年轻时的追求,展现了岁月流逝带来的心境变化。诗人从"白发生"的无奈中感受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但又意识到这种责任感似乎无人能懂。他在乡间探访时,忘却了身份的重压,感受到一种轻松的解脱。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诗人向往的“云门寺”与“水声”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安宁,这种对自然的追求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总的来说,陆游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忧国但又渴望隐逸的复杂形象,具有深厚的哲理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海还朝白发生:诗人已白发苍苍,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 懒随年少事声名:不再追求年轻时的名声与地位,反映出一种放下的态度。
- 极知忧国人谁及:深切忧国,但感到理解的人寥寥无几,表现出孤独感。
- 细看无心语自平:细细品味,发现无心的言语反而显得平和自然。
- 归访乡人忘位重:回到故乡探访乡人,忘却了自己的官位与责任。
- 乍辞言责觉身轻:初次辞别时,感到轻松自在,摆脱了责任的束缚。
- 篮舆避暑云门寺:诗人希望在炎热夏天中避暑,选择云门寺作为去处。
- 应过幽居听水声:期待在幽静的居所中,倾听水流的声音,享受宁静。
修辞手法
- 对比:年轻时的追名与晚年的隐逸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云门寺与水声象征着避世的理想和内心的宁静。
- 拟人:无心的言语自有其平和之处,赋予言语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国家的忧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海:象征广阔的国家。
- 白发生:代表年老和对过去的回忆。
- 篮舆:隐喻轻松的生活状态。
- 云门寺:象征隐逸和寻找内心宁静的理想场所。
- 水声:暗示自然的和谐与心灵的平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选择的避暑地点是哪里? A. 山顶
B. 云门寺
C. 河边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白发生”象征什么? A. 年轻
B. 失落
C. 年老
答案:C -
诗人对国家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深切忧虑
C. 追求名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陆游的《送梁谏议》与杜甫的《春望》都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陆游更加强调个人的隐逸理想,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现实困境与百姓疾苦。两者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