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夜半》

时间: 2025-04-29 00:16:05

萧萧欲脱犹吟叶,耿耿微明未灭灯。

夜半不眠闲倚壁,使君清似北山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中夜半

萧萧欲脱犹吟叶,
耿耿微明未灭灯。
夜半不眠闲倚壁,
使君清似北山僧。


白话文翻译:

夜半时分,窗外的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吟唱着。微弱的灯光依旧亮着,未曾熄灭。我无眠地倚靠在墙壁上,仿佛你那清澈的心境如同北山的僧人一般。


注释:

字词注释:

  1. 萧萧:形容风声或树叶声,表示凄凉的状态。
  2. 欲脱:即将要掉落,形容树叶在秋风中摇动的状态。
  3. 耿耿:形容灯光明亮而清晰。
  4. 微明:微弱的光亮,指灯光不强烈但依旧可见。
  5. 不眠:形容失眠、无法入睡。
  6. 闲倚壁:随意地靠在墙壁上,表示悠闲而无所事事。
  7. 使君:指你,表现出对某人的敬称。
  8. 清似北山僧:形容人心境的清净,比较于北山的僧人,象征高洁与宁静。

典故解析:

“北山僧”指的是山中隐士或尼姑,常用于表达一种清净、高雅的生活状态。北山常被视为与世无争的地方,隐喻着一种超脱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鹤汀洲,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期望。其诗风豪放,情感真挚,擅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彼时他身体虚弱,卧病在床。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惆怅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他对生死的思考,也表现出对友人或亲人的深情眷恋。


诗歌鉴赏:

《病中夜半》是陆游在病中所作,反映了他在病榻上的孤独与思考。诗的开头“萧萧欲脱犹吟叶”,用秋天的树叶摇曳来引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给人一种即将凋零的感觉。接着“耿耿微明未灭灯”,则描绘了夜晚微弱的灯光,象征着生命的微弱与脆弱,却依旧有一丝亮光在黑暗中闪烁。

“夜半不眠闲倚壁”,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虽然有夜的静谧,但他却无法入睡,反而在思绪中游荡。最后一句“使君清似北山僧”,暗示着他心中对理想境界的渴望,想要像北山的僧人那样超然物外、心境清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的意象清新而富有哲理,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萧萧欲脱犹吟叶”:秋风吹动树叶,发出“萧萧”的声响,仿佛在吟唱,暗示着生命的脆弱。
  2. “耿耿微明未灭灯”:灯光微弱却未熄灭,象征着生的希望与坚持。
  3. “夜半不眠闲倚壁”:在无眠的夜晚,诗人靠在墙壁上,表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
  4. “使君清似北山僧”:借用北山僧人清净的形象,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灯光的微弱与心境的清净形成对照,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 拟人:将树叶的摇曳比作吟唱,赋予自然以情感。
  • 比喻:将心境比作北山僧,突出其清净与高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病中孤独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展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出陆游在晚年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树叶:象征生命的无常与脆弱。
  2. 灯光:代表希望与生的力量。
  3. 北山僧:象征超然、清净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萧萧欲脱犹吟叶”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 A. 秋天的景象
    • B. 春天的花开
    • C. 冬天的雪景
  2. 诗中“夜半不眠闲倚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 A. 无聊
    • B. 安静
    • C. 孤独
  3. “使君清似北山僧”中的“北山僧”指的是?

    • A. 诗人的朋友
    • B. 生活清净的人
    • C. 一位诗人

答案:

  1. A. 秋天的景象
  2. C. 孤独
  3. B. 生活清净的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陆游的《病中夜半》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孤独与思乡的情感,但陆游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哲思,而杜甫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亲情的思念与忧愁。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