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会》
时间: 2025-01-24 13:23: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鸿门会
—— 杨维桢
天迷关,地迷户,东龙白日西龙雨。
撞钟饮酒愁海翻,碧火吹巢双猰左犭右俞。
照天万古无二乌,残星破月开天馀。
座中有客天子气,左股七十二子连明珠。
军声十万振屋瓦,拔剑当人面如赭。
将军下马力排山,气卷黄河酒中泻。
剑光上天寒彗残,明朝画地分河山。
将军呼龙将客走,破青天撞玉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紧张的鸿门会场景,天关和地户迷雾重重,象征着困惑与无奈。东边的龙在白天呼啸,而西边的龙则在雨中徘徊。钟声震响,酒杯相碰,愁苦如海翻滚。碧火在空中吹拂,双猰(指猛兽)左右逡巡。天上星辰变幻,万古无二,残星和破月似乎在开阐释宇宙的余韵。座中有位气度非凡的客人,周围环绕着七十二位如明珠般闪耀的子弟。十万军队的声音震耳欲聋,拔剑直指人面,犹如赤色的血迹。将军下马,气势如山,仿佛能卷起黄河的波涛。剑光直上苍天,似寒星彗星消逝。明日画地分河山,将军指挥如龙,打破青天,撞击玉斗(象征性斗争)。
注释
- 猰: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左猰右俞指两侧有猛兽相伴。
- 青天:比喻无边无际的天空。
- 明珠:象征珍贵的人才或士子。
- 寒彗:比作彗星,象征着寒冷与不安。
- 鸿门会:历史上著名的宴会,象征着权力斗争和危险的局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诗人,字士奇,号倦庵,浙江人。他的诗风以豪放、奔放著称,尤其擅长描写战争场景和历史人物。
创作背景
《鸿门会》创作于元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时局,诗人通过对鸿门会的描绘,反映了当时政治权力的斗争与复杂的人际关系。
诗歌鉴赏
《鸿门会》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诗,充满了紧张的氛围和浓厚的历史感。杨维桢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激昂的语调,将鸿门会的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中“军声十万振屋瓦”一句,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威慑力量,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而“剑光上天寒彗残”则通过对比,表现了战斗的残酷和无情。整首诗以强烈的对抗和斗争为主题,展现了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令人深思权力与命运的交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迷关,地迷户:描绘混乱的环境,象征着迷茫与无助。
- 东龙白日西龙雨:东边的龙象征光明,西边的龙象征阴暗,映射政局的复杂。
- 撞钟饮酒愁海翻:酒宴中饮酒作乐,愁绪如海翻滚,暗示宴会的危险。
- 碧火吹巢双猰左犭右俞:猛兽环伺,气氛紧张,暗示潜在的威胁。
- 照天万古无二乌:永恒的宇宙中,象征着历史的对比与反思。
- 残星破月开天馀:象征着历史的残酷,局势的不确定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剑光上天寒彗残”,通过比喻展现战斗的冷酷。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如“东龙白日西龙雨”,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如“军声十万振屋瓦”,夸大军队的声势,突显气氛的紧张。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鸿门会的决斗场景,体现了权力斗争的复杂与英雄人物的豪情,表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象征权力与尊贵。
- 酒:象征欢愉与愁苦的交织。
- 剑:象征力量与冲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龙”和“西龙”分别象征什么?
- A. 光明与黑暗
- B. 勇敢与懦弱
- C. 战争与和平
- D. 生与死
-
诗中“军声十万振屋瓦”描述了什么场景?
- A. 喜庆的宴会
- B. 紧张的战斗
- C. 平静的生活
- D. 远行的旅途
-
“剑光上天寒彗残”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夸张
- D. 对仗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同样描绘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无奈。
- 李贺《梦天》:以梦境的方式表现历史与个人的关系。
诗词对比
对比杨维桢的《鸿门会》和杜甫的《兵车行》,两者皆通过战争和权力的斗争,展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挣扎,但杨维桢的语言更加激昂,气氛更为紧张,而杜甫则更加关注个体的痛苦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元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