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际日浮空涨海流,虫沙龙蜃各优游。
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
白话文翻译:
太阳照耀下,海水在空中涌动,虫、沙、龙、蜃等生物各自在海中悠闲游弋。
虽然海岸的波涛汹涌浩荡,很难预测,但我从未见过惊涛骇浪把船只倾覆。
注释:
- 际日:指日出或日落时分,光景交汇之时。
- 虫沙龙蜃:虫、沙、龙、蜃皆为海中生物,象征着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
- 津涯:指渡口的岸边,象征航海的起点。
- 浩荡:形容水势浩大,波涛汹涌。
- 惊澜:指激烈的波浪,通常来势汹汹。
- 覆舟:比喻船只翻覆,象征着危险和灾难。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虫沙龙蜃”是古代文人常用来描绘海中奇妙生物的词汇,蜃是一种传说中的海洋生物,常常与神秘和幻影有关,代表着海的神秘与美丽。诗中对海洋的描写,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生旅途的隐喻,波涛汹涌的海洋象征着人生的种种挑战与变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及诗人。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致力于历史的编纂与政治的改革,是宋代学术界的重要人物。
创作背景:
《留别东郡诸僚友》是司马光在东郡任职期间写给同僚的诗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海洋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洋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感慨与思考。诗的开头用“际日浮空涨海流”描绘出了一幅壮阔的画面,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海面,海水似乎在空中流动,这种奇特的景象引人入胜,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着提到“虫沙龙蜃各优游”,细腻地描绘了海中生物的悠闲,体现了海洋的多样性和生命的活力。通过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司马光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索。
而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则转向对人生的思考。“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海岸的波涛汹涌,象征着人生的波折与不可测性,然而,诗人却表达了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惊涛骇浪,似乎在强调一种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与淡然心态。这种对自然的认识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彰显了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际日浮空涨海流:描绘日落或日出的壮美时刻,海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似乎在空中流动,展现了自然的奇妙。
- 虫沙龙蜃各优游:提到海洋中的各种生物,表现出它们的自在与安详,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
- 津涯浩荡虽难测:海洋的波涛汹涌,象征着人生旅途的复杂与变化,暗示人生的不确定性。
- 不见惊澜曾覆舟:虽然面对波涛汹涌,诗人却表示自己从未经历过巨大的灾难,表现出一种淡然与从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海洋的波涛比作人生旅途的波折,以增强诗的深度。
- 对仗: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形成对比,展现出诗人的思考。
- 拟人:生物的悠游被赋予了人类的特征,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自然的赞美。作者通过描绘海洋的壮丽景象,表现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虽然人生如海,波涛汹涌,但依然可以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流: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迁。
- 虫沙龙蜃:多样的生命象征,体现了自然的丰富与变化。
- 津涯:渡口的隐喻,象征人生的起点与旅程。
- 惊澜:象征着人生中的挑战与危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司马光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虫沙龙蜃”代表了什么?
- A. 海洋的生物
- B. 山中的动物
- C. 田野的植物
- D. 天空的星星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 B. 对历史的回忆
- C. 对爱情的追忆
-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 C. 司马光
- A. 海洋的生物
- A. 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杜甫的《望岳》则以山岳为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切,主题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马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