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时间: 2025-04-28 05:22: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中
方岳 〔宋代〕
寂寂门无长者车,
穿深逗密惬幽居。
花能红白锦相似,
山自青苍画不如。
鹤骨政应先狗马,
雏孙殊未辨龙猪。
皇天老眼何缘错,
高枕松风莫管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中居所,门前没有长者的车马来往,深处的幽静环境令人感到惬意。花朵的红色和白色相互交映,然而山的青苍色彩却无法用画笔描绘。诗人提到鹤的骨架应该比狗和马更为高贵,但幼小的孙子们却分不清龙和猪。上天的老眼为何会看错呢?在松林间安枕高卧,任凭外界的纷扰。
注释:
- 寂寂:形容环境的宁静。
- 长者:指年长的人,通常意味着有地位的人。
- 逗密:形容深入的状态,密集的环境。
- 青苍:青色和苍色,形容山的颜色。
- 鹤骨:指鹤的骨骼,比喻高洁。
- 狗马:指普通的家畜,象征低贱。
- 龙猪:龙象征高贵,猪则象征低贱,暗指对高低贵贱的分辨。
- 皇天:指上天,常用于表示命运。
- 高枕:意为高高地安睡,表示舒适的状态。
-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形象而富有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方岳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大概创作于方岳隐居山中时期,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渴望远离世俗的纷扰,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诗歌鉴赏:
这首《山中》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自然的美。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开篇“寂寂门无长者车”,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表现出远离尘嚣的愿望。接着,诗人通过“花能红白锦相似,山自青苍画不如”来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强调山的美丽无法用画笔描绘,体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诗中提到的“鹤骨”与“狗马”的对比,暗示了高贵与低贱之间的差异,传达出诗人对社会地位的思考。而“雏孙殊未辨龙猪”则展现了年轻一代对高低贵贱的无知,暗示了对社会变化的反思。最后,诗人以“高枕松风莫管渠”结束,表达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显得洒脱而自在。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寂寂门无长者车”: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没有长辈的车马出入。
- “穿深逗密惬幽居”:形容居住在深山幽处,环境恬静。
- “花能红白锦相似,山自青苍画不如”:花朵色彩鲜艳,但山的青色更为美丽。
- “鹤骨政应先狗马”:鹤的骨架应该比常见的狗和马高贵。
- “雏孙殊未辨龙猪”:年轻一代对高低贵贱分不清。
- “皇天老眼何缘错”:上天为何会看错,暗指命运的不公。
- “高枕松风莫管渠”:安然入睡,心无挂碍,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画,强调其独特的美。
- 对偶:如“龙猪”对比高贵与低贱,增强了诗的对比效果。
- 拟人:把“皇天老眼”赋予人类的情感,增加了诗的哲理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山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人性与社会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命运的淡然。
意象分析:
- 山:象征宁静与高洁,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花:象征美丽与生命的色彩,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鹤:象征高贵与清雅,代表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 狗马:象征世俗与低贱,表现出对社会地位的反思。
- 松风:象征宁静与舒适,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城市生活的赞美
- B. 对山中宁静生活的向往
- C. 对权力的追求
-
诗中的“龙”和“猪”象征什么?
- A. 高贵与低贱
- B. 美丽与丑陋
- C. 生与死
-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 A. 担忧未来
- B. 安然自得
- C. 追求名利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山中问答》
诗词对比:
- 方岳的《山中》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山中宁静的生活,但方岳更注重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抒情。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收录与分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背景与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