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天南园试小乐》

时间: 2025-01-11 01:51:21

闲步南园烟雨晴,遥闻丝竹出墙声。

欲抛丹笔三川去,

先教清商一部成。

花木手栽偏有兴,歌词自作别生情。

多才遇景皆能咏,当日人传满凤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闲步南园烟雨晴,
遥闻丝竹出墙声。
欲抛丹笔三川去,
先教清商一部成。
花木手栽偏有兴,
歌词自作别生情。
多才遇景皆能咏,
当日人传满凤城。

白话文翻译:

在南园中悠闲散步,烟雨过后又见晴空,
远处传来丝竹乐声,轻柔而动听。
我想放下手中的笔,去三川游玩,
但首先要把清商乐谱写成。
花木虽是我亲手栽种,却别有兴致,
歌词是我自己创作,更能寄情于此。
多才的人在景色中都能吟咏,
当年那些作品在凤城中广为流传。

注释:

  • 闲步:悠闲地散步。
  • 南园:指南方的园林,典型的文人雅集之地。
  • 丝竹:泛指乐器,丝是弦乐器,竹是管乐器。
  • 丹笔:形容文人的笔,常用于写作。
  • 清商:指一种古代音乐,代表雅乐。
  • 花木:指花草树木。
  • 别生情:自创歌词,感情自生。
  • 多才:才华横溢的人。
  • 凤城:指的是古代的城市名,可能指的是洛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生于盛唐时期,经历了唐朝的衰落,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风格多样,擅长诗、词、赋。他提倡古风,追求自然清新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刘禹锡在南园游玩时,正值春雨过后的晴天,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和乐天南园试小乐》是一首描写自然与音乐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文艺创作的热情。诗的开头以“闲步南园烟雨晴”描绘出一幅清新宜人的自然景象,似乎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园林中。随后的“遥闻丝竹出墙声”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悠扬的音乐氛围,表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感知。

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创作的渴望与自我期许。“欲抛丹笔三川去,先教清商一部成”显示了他对游历与创作间的矛盾心理,既想放下笔去游玩,又不忘创作的责任。这种对美和艺术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执着。

最后两句“多才遇景皆能咏,当日人传满凤城”强调了才华和景色的结合,诗人不仅在描绘自己的创作过程,也在感慨文人们在美景中寻找灵感的普遍现象。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艺术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闲步南园烟雨晴”:诗人悠闲地在南园中散步,描绘了烟雨后的宁静与美好。
  2. “遥闻丝竹出墙声”:远处传来的乐声,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环境。
  3. “欲抛丹笔三川去”:表达了对游玩的渴望,想要放下手中的工作。
  4. “先教清商一部成”:但是先要完成自己的音乐创作,表现了责任感。
  5. “花木手栽偏有兴”:手栽的花木增添了个人情感与自豪感。
  6. “歌词自作别生情”:创作的歌词让诗人感情更加丰富。
  7. “多才遇景皆能咏”:有才之人总能在美景中找到灵感。
  8. “当日人传满凤城”:过去的作品在城市里广为流传,显示了作品的影响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花木手栽偏有兴”与“歌词自作别生情”,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歌词自作别生情”中的“别生情”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增强了表达的深度。
  • 比喻:将创作比作“抛笔”,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挣扎。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自然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和对创作的责任展开,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园:象征着自然与宁静的乐土。
  • 丝竹:代表音乐与文化的交融。
  • 花木:象征生命的生长与艺术的培育。
  • 丹笔:代表文人的创造与写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丝竹”指的是哪类乐器?
    A. 弦乐器和管乐器
    B. 唱歌和跳舞
    C. 打击乐器
    D. 电子乐器

  2. 刘禹锡在诗中表达了对游玩的渴望,但最终选择了什么?
    A. 放弃创作
    B. 继续写作
    C. 旅行
    D. 参加宴会

  3. “多才遇景皆能咏”一句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只有多才的人才能享受景色
    B. 人在美景中容易产生灵感
    C. 景色不重要
    D. 诗人对景色的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现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孤独与思考。
  • 孟浩然《春晓》:以春天的美景表现生命的勃发与诗人的感慨,强调欣赏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刘禹锡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