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时间: 2025-01-27 03:23: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
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
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
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
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
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
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
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
白话文翻译:
在涪右的众多山峰之中,金华山显得紫色高耸入云。
天空湛蓝,阳光洒落,环绕着琼台。
我系好小船,靠近陡峭的绝壁,手杖指引我走向幽深的回旋小径。
四周俯瞩山巅,心中豁然开朗,溪谷如画。
雪山反射的阳光似乎消逝,霜中鸿雁发出无尽的哀鸣。
香火袅袅,玉女在此跪拜,雾中似乎有仙人降临。
这就是陈公读书的堂宇,石柱上爬满青苔。
悲风为我而起,激烈地让我想起那些英才的遗憾。
注释:
- 涪右:指的是涪江以西的地方,位于四川境内。
- 金华山:是一座著名的山,因其颜色而得名。
- 琼台:指的是神仙所居住的美丽地方。
- 系舟:指的是将船系在岸边。
- 绝壁:高而陡峭的山壁。
- 玉女:可能是指道教中的女神或仙女。
- 陈公:指的是陈子昂,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曾在这里读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
创作背景:
本诗是杜甫在冬季到达金华山时,因游览故地而作。诗中提到陈公读书堂,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才华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华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一方面,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水的雄伟和宁静,尤其是“金华紫崔嵬”的开篇,立即引人入胜,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另一方面,随着景色的展开,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与英才的感慨,尤其在最后两句中,悲风与雄才的结合,显现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对时代的思考。
杜甫善于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结合,诗中的“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不仅描绘了冷清的冬季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形成了一种沉静而又略带悲伤的氛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涪右众山内:描写金华山位于众多山峰之中,突显其高大。
- 金华紫崔嵬:形容金华山的颜色与形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上有蔚蓝天:描绘天空的辽阔,增加了诗歌的空间感。
- 垂光抱琼台:阳光洒落,似乎把美丽的琼台环绕,展现了宁静的氛围。
- 系舟接绝壁:表现诗人靠近险峻的山壁,增添了冒险的气息。
- 杖策穷萦回:用手杖支撑,走向回旋的小径,表现出寻幽探胜的情趣。
- 四顾俯层巅:环顾四周,心境开阔,体现了诗人的开朗心态。
- 澹然川谷开:溪谷的宁静与开阔,形成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 雪岭日色死:雪山上的阳光似乎已经消失,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 霜鸿有馀哀:霜天中鸿雁的哀鸣,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悲情。
- 焚香玉女跪:描写香火袅袅的场景,玉女的跪拜显得神圣而恭敬。
- 雾里仙人来:仙人似乎从迷雾中降临,增加了神秘感。
- 陈公读书堂:提到历史人物陈子昂,表现对古代文化的怀念。
- 石柱仄青苔:青苔覆盖的石柱,显示出岁月的沧桑。
- 悲风为我起:悲伤的风似乎应和诗人的情感。
- 激烈伤雄才:对英才的遗憾与惋惜,表现出诗人的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焚香玉女跪”,将玉女比作神圣的存在,体现了对文化的尊重。
- 拟人:如“悲风为我起”,使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 对仗:如“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加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金华山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才华未能施展的遗憾与哀伤,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 金华山: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深厚。
- 雪岭与霜鸿:代表了寒冷与孤独,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情感。
- 焚香与玉女:体现了对宗教与传统文化的敬仰。
- 陈公读书堂: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华山”主要描绘了什么特征?
- A. 高耸入云
- B. 碧绿如玉
- C. 繁花似锦
-
“悲风为我起”中的“悲风”是指什么?
- A. 自然的风
- B. 诗人的情感
- C. 历史的风云
-
诗中提到的“陈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陈子昂
- B. 陈后主
- C. 陈平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静谧的心境。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本诗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但《春望》更侧重于社会动荡的痛苦,而《冬到金华山观》则更强调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生平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