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时间: 2025-02-04 15:45: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
作者: 谷海鹰 〔当代〕
弱质耽吟,孤怀慕道,良宵惯守空灵。
恩怨随风,闲中鬓雪微萌。
飘痕隔世云边梦,辨依稀绪乱魂惊。
叹重逢物换人非,忘却前盟。
兰襟怕绾相思结,任三春花月,都逐浮萍。
料理幽窗,几函贝叶黄经。
迷情卜币窥天意,记当时雨漫烟城。
拂钿徽欲奏阳关,指涩弦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孤独和追求理想的深沉感慨。诗中提到,身心羸弱的我沉迷于吟咏,孤独的心怀向往道理,良宵中习惯了守着那空灵的状态。恩怨如风而逝,闲暇时发现自己鬓角的白发初现。梦中的痕迹仿佛隔世,依稀的情绪令我魂惊。唉,重逢后物是人非,早已忘却了当初的诺言。对兰花的襟怀却不敢再次缠绕相思,只能任凭三春的花月如浮萍般漂泊。整理幽静的窗前,几本贝叶经文已是泛黄。迷恋的情感如同占卜一般窥探天意,记得那时雨水漫过烟雾缭绕的城市。轻轻拂动着琴弦,想要奏出阳关三叠,却发现指尖涩涩无力。
注释
- 弱质:身心羸弱。
- 耽吟:沉迷于吟咏。
- 孤怀:孤独的心怀。
- 良宵:美好的夜晚。
- 閒中鬓雪:闲暇时发现鬓角的白发。
- 飘痕:梦中留下的痕迹。
- 物换人非:事物变迁,人事已非。
- 兰襟:兰花的襟怀,象征高洁的情感。
- 浮萍:比喻漂泊无依的状态。
- 贝叶黄经:古代的经书,寓意历史的沧桑。
典故解析
- 阳关:古代著名的关口,常被引用来象征离别和思乡。阳关三叠是古代乐曲,表达了对离别的哀伤。
- 兰襟:象征高洁和纯粹的情感,出自《红楼梦》中对贾宝玉的描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谷海鹰,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探讨孤独、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反映了当代人的心灵状态和社会变迁。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当代,正值社会快速变化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映射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和对现代生活的迷茫。
诗歌鉴赏
“高阳台”是一首充满感伤和思索的诗,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孤独的灵魂在繁华世界中的迷失。开头几句便勾勒出诗人那种身心羸弱但又沉迷于吟咏的状态,传达了对理想与道理的向往。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回忆起往昔的恩怨,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人事变迁的叹息。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诸如“云边梦”、“鬓雪”、“兰襟”等,都为诗歌增添了层次感和情感深度。尤其在提到“飘痕隔世”时,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梦幻与现实交织的境地,令人感受到一种时空的错位与情感的纠缠。诗的末尾,诗人通过对阳关的吟唱,揭示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过去的怀念,形成了一种温柔而又凄美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弱质耽吟:表达诗人身心的脆弱和沉迷于吟咏的状态。
- 孤怀慕道:诗人内心孤独,渴望追寻真理和理想。
- 良宵惯守空灵:在美好的夜晚,诗人习惯于保持一种空灵的心境。
- 恩怨随风:过去的恩怨如同风一样消散。
- 闲中鬓雪微萌:在闲暇之中,发现自己鬓边的白发初现。
- 飘痕隔世云边梦:梦中的痕迹仿佛遥隔在云边,带来一种隔世的感觉。
- 辨依稀绪乱魂惊:在梦中分辨出那些模糊的情绪,令灵魂为之一震。
- 叹重逢物换人非:感叹重逢后物是人非的无奈。
- 忘却前盟:昔日的承诺已被遗忘。
- 兰襟怕绾相思结:对兰花的情怀却不敢再牵扯相思之情。
- 任三春花月:任凭春天的花月如浮萍般漂泊。
- 料理幽窗:整理窗前的物品,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 几函贝叶黄经:几本古经已泛黄,象征时间的流逝。
- 迷情卜币窥天意:迷恋的情感如同占卜,试图窥探命运的安排。
- 记当时雨漫烟城:回忆那时雨水在烟雾缭绕的城市中漫溢。
- 拂钿徽欲奏阳关:轻拂琴弦,想要奏出阳关三叠。
- 指涩弦凝:然而指尖的涩痛使得音律凝滞,表现了无力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如“鬓雪”比喻时光的流逝。
-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情感,如“恩怨随风”。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纯真情感的追忆。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边梦:象征遥远的梦境,代表对理想的追求。
- 鬓雪:暗示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兰襟:象征高洁的情感和理想。
- 浮萍:表达漂泊无依的状态,反映对归属感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弱质耽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状态?
- A. 身心强健
- B. 身心羸弱
- C. 精力充沛
-
“飘痕隔世”中的“飘痕”指的是什么?
- A. 过往的记忆
- B. 未来的希望
- C. 现实的烦恼
-
诗中提到的“兰襟”象征着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高洁的情感
- C. 人际关系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声声慢·寻寻觅觅》 - 李清照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女性的柔情细腻。
- 《月夜忆舍弟》:表现了对亲情的思念,情感更为直接与浓烈。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