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炭(并引)》
时间: 2025-01-11 22:44: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石炭(并引)
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
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白话文翻译:
彭城以前没有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开始派人到州西南的白土镇北边寻找石炭,冶炼铁器制作兵器,锋利程度超乎寻常。
难道你不知道前年因雨雪天气导致外出的人断绝了,城里居民因寒风而受冻,湿柴半束抱着被子,天黑时敲门却无处更换柴火?
谁能想到山中有遗宝,堆积如万车的石炭。流出的液体无人知晓,阵阵腥风四散而去。
根苗一旦发芽,气势浩大无边,万人欢呼,千人围观。投泥泼水后更显光明,像烁玉流金般显得精悍。
南山的栗林渐渐可以安息,北山的顽矿何必费力去锻造。为你铸造百链刀,要将长鲸斩为万段。
注释:
- 彭城:指今天的徐州,曾为古代重要城市。
- 元丰元年:指宋徽宗元丰年间,即公元1078年。
- 冶铁:指熔炼铁矿石制作铁器。
- 犀利:锋利,形容武器的锐利。
- 湿薪:指湿柴火,难以点燃。
- 磊落:形容石炭堆积的样子。
- 流膏迸液:形容石炭的液体状态,隐喻其未被发现的价值。
- 百链刀:比喻制作许多锋利的刀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气魄,也有细腻柔和的情感。苏轼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起伏,常因直言而遭贬谪,但他的文学成就仍然深远影响后世。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丰年间,正值北宋时期,社会经济正在发展,民众生活条件堪忧。诗中提到的石炭的发现,象征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存和发展的渴望。
诗歌鉴赏:
苏轼的《石炭》不仅是对一种资源的描述,更是对人们生存境遇的深刻反思。诗中开篇即指出彭城缺乏石炭,直接引出后文的转折——山中竟然藏有如此宝贵的资源。这种意外的发现不仅是对自然财富的赞美,也折射出人们对生活条件的无奈与期待。尤其是“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描绘了寒冷冬夜中人们的困境,体现了苏轼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注。
随着石炭的发现,诗的情感逐渐转向希望与光明,如“万人鼓舞千人看”,显示出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热情。通过“投泥泼水愈光明”,苏轼运用形象的比喻,表达出通过努力与创新,能够获得光明的未来。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从困境走向希望的励志气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资源开发的积极态度,体现了苏轼作为一位人文主义者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彭城旧无石炭:指出彭城(徐州)以往没有石炭,设置背景。
- 元丰元年...作兵:描述石炭的发现时间与用途,强调其重要性。
-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通过对比,展示当时的艰难情况。
- 岂料山中有遗宝:出乎意料的发现,暗示自然资源的丰富。
- 流膏迸液无人知:表达资源未被重视的遗憾。
- 根苗一发浩无际:比喻发现的潜力巨大。
- 投泥泼水愈光明:象征努力与创新带来的希望。
- 南山栗林渐可息: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 为君铸作百链刀:表明为人们的需求铸造武器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投泥泼水愈光明”,形象地表达努力后所获得的希望。
- 对仗:如“万人鼓舞千人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连续的句式强调资源的重要性和人们的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石炭的发现与利用,反映人们对生活条件改善的期待,表现了对自然资源的珍视与对未来的信心。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石炭:象征着自然资源的珍贵与开发的希望。
- 雨雪:代表困境与艰难的生活环境。
- 光明: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繁荣。
文化内涵:
石炭的发现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更是人类智慧与努力的结果,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彭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徐州
- C. 南京
-
“湿薪半束抱衾裯”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 A. 温暖的夜晚
- B. 寒冷的冬夜
- C. 舒适的生活
-
诗中提到的“遗宝”指的是什么?
- A. 黄金
- B. 石炭
- C. 铁矿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苏轼的《石炭》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民众生活的困苦与对未来的希望,但前者更侧重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后者则强调了战乱带来的忧伤与失落。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