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弈一首呈叶潜仲》
时间: 2025-01-27 03:36:31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象弈一首呈叶潜仲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小艺无难精,上智有未解。君看橘中戏,妙不出局外。屹然两国立,限以大河界。连营凛中权,四壁设坚械。三十二子者,一一具变态。先登如挑敌,分布如备塞。尽锐贾吾勇,持重伺彼怠。或迟如围莒,或速如入蔡。远砲勿虚发,冗卒要精汰。负非繇寡少,胜岂击彊大。昆阳以象奔,陈涛以车败。匹马郭令来,一士汲暗在。献俘将策勋,得隽众称快。我欲筑坛场,孰可建旗盖。叶侯天机深,临陈识向背。纵未及国手,其高亦可对。狃捷敢饶先,讳输每索再。宁为握节死,安肯屈膝拜。有时横槊吟,句法尤雄迈。愚虑仅一得,君才乃十倍。霸图务并弱,兵志贵攻昧。虽然屡克获,讵可自侈忲。吕蒙能馘羽,卫瓘足缚艾。南师未宜轻,夜半防斫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象棋的深刻理解和对对弈艺术的探讨。小的技艺无难以精通,但聪明人却也有未解之处。你看那棋局中的配置,巧妙之处并不在局外。棋子如同两个国家对峙,被大河隔开。营地严密,四周设置了坚固的防御。三十二个棋子,每一个都有不同的变化。先发制人如同挑敌,布阵如同设防。全力以赴去争胜,稳重地伺机而动。或许缓慢如围困莒国,或许迅速如进入蔡国。远程攻击不应虚发,冗余的兵力需精简。失败并非由于敌众我寡,胜利何必依靠强大的兵力。昆阳之战象征着奔逃,陈涛之战则是车辆的失败。单骑郭令而来,有一名士兵在暗中汲水。献上俘虏以策勋,得到的都是众人的称赞。我想要筑起一个坛场,谁来为我建造旗帜?叶侯的天机深邃,临战时识别敌我。即使未及国手,其技艺也足以相对。虽有捷报敢于多言,羞于失败总想再来。宁愿握着节死,也不肯屈膝拜服。有时高歌吟咏,句法更显雄伟。我的愚见不过一得,而你的才华乃十倍。霸业图谋需合并弱小,军事策略重在主动攻击。尽管屡次获胜,怎能自满骄傲。吕蒙能擒获羽箭,卫瓘则能捆住艾草。南方的军队不宜轻敌,夜半要小心敌人来袭。
注释:
- 小艺:指较小的技艺。
- 君看橘中戏:比喻在棋局中的变化。
- 屹然:稳固地。
- 三十二子:指棋子数量。
- 昆阳、陈涛:历史典故,分别指代不同的战争。
- 叶侯:指叶潜仲,可能是对棋艺高人致敬。
典故解析:
- 昆阳之战:指汉朝与匈奴的战役,象征着小胜利。
- 吕蒙与卫瓘:历史上著名的军事人物,代表着战争中的智慧与策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千峰,南宋著名诗人,擅长于律诗和词,作品常表现出对时局的关注和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创作于南宋时期的动荡背景下,诗人通过象棋这种古老的游戏,表达对战争与策略的深刻见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象棋为引子,深入探讨了战斗与策略,体现了作者对智勇双全的推崇。诗中通过对棋局的细致描绘,隐喻了现实战争中的多变与复杂。刘克庄借助象棋的博弈,展现了谋略的重要性,强调了在对抗中需冷静应对,抓住时机。诗中提到的历史典故,既增添了诗的厚重感,也提升了其思想深度。通过“宁为握节死,安肯屈膝拜”的豪情,诗人表达了不屈的精神,令人鼓舞。整首诗结构严谨,辞藻华美,情感真挚,既有对技艺的探讨,又有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彰显了诗人的智慧与胸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艺无难精,上智有未解:小技艺容易掌握,但聪明人也有未明的地方。
- 君看橘中戏,妙不出局外:看棋局中的变化,巧妙之处在于局内。
- 屹然两国立,限以大河界:如同两国对峙,大河是障碍。
- 连营凛中权,四壁设坚械:营地严密,四周防御如同战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象棋比作战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句式整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智谋与勇气的结合,揭示了在战争与斗争中,策略与时机的把握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棋局:象征着人生的博弈与策略。
- 战斗:隐喻人生中的各种挑战与竞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昆阳”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 A. 汉与匈奴的战役
- B. 三国演义中的战役
- C. 晋朝的战役
-
诗中提到的“叶侯”是指?
- A. 一位历史人物
- B. 诗人的朋友
- C. 一种棋子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棋谭》:同样探讨象棋的诗作。
- 《春江花月夜》: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题临安邸》:同样表现了政治与人生的思考,但侧重于时局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象棋文化研究》
以上内容为对《象弈一首呈叶潜仲》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