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黄白二菊花盛开对怀刘二十八》
时间: 2025-04-27 17:05: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黄白二菊花盛开对怀刘二十八
西花虽未谢,二菊又初芳。 鬓云徒云白,腰金未是黄。 曙花淩露彩,宵艳射星芒。 日正开边树,风清发更香。 山椒应散乱,篱下倍荧煌。 泛酒遥相忆,何由共醉狂。
白话文翻译
西边的花朵虽未凋谢,黄白二菊又初绽芬芳。 鬓发如云只是徒然变白,腰间的金带并非真正的金黄。 清晨的花朵在露水中更显光彩,夜晚的艳丽如星光般闪耀。 阳光正照耀着边上的树木,清风使得花香更加浓郁。 山椒或许已经散乱,篱笆下的菊花更加灿烂。 举杯遥想,如何能与你共醉狂欢。
注释
- 西花:指西边的花朵。
- 二菊:指黄菊和白菊。
- 鬓云:比喻鬓发。
- 腰金:腰间的金带,比喻地位或财富。
- 曙花:清晨的花朵。
- 宵艳:夜晚的艳丽。
- 山椒:山上的椒树。
- 荧煌:灿烂辉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令狐楚(766-837),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达夫,号梦得,是唐代中期的著名文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令狐楚在重阳节看到黄白二菊花盛开时,怀念友人刘二十八而作。诗中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菊花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西花虽未谢,二菊又初芳”描绘了时节的变迁,菊花的新开与西花的未谢形成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转。“鬓云徒云白,腰金未是黄”则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年华逝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菊花在不同时间的光彩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尤其是在“泛酒遥相忆,何由共醉狂”中,诗人表达了对与友人共饮共醉的渴望,但现实的距离使得这种愿望变得遥不可及。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花虽未谢,二菊又初芳:西边的花朵虽未凋谢,黄白二菊又初绽芬芳。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时节的变迁。
- 鬓云徒云白,腰金未是黄:鬓发如云只是徒然变白,腰间的金带并非真正的金黄。这里诗人自嘲年华已逝,地位和财富并非真正的满足。
- 曙花淩露彩,宵艳射星芒:清晨的花朵在露水中更显光彩,夜晚的艳丽如星光般闪耀。这里通过对菊花在不同时间的美丽描写,增强了诗的意境。
- 日正开边树,风清发更香:阳光正照耀着边上的树木,清风使得花香更加浓郁。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氛围。
- 山椒应散乱,篱下倍荧煌:山椒或许已经散乱,篱笆下的菊花更加灿烂。这里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 泛酒遥相忆,何由共醉狂:举杯遥想,如何能与你共醉狂欢。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与友人共饮共醉的渴望,但现实的距离使得这种愿望变得遥不可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鬓云徒云白”将鬓发比作云,形象生动。
- 拟人:如“曙花淩露彩”将花朵拟人化,赋予其动态美。
- 对仗:如“西花虽未谢,二菊又初芳”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坚韧和高洁,也常用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鬓云:象征年华的流逝。
- 腰金:象征地位和财富,但在这里并非真正的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二菊”指的是什么? A. 黄菊和白菊 B. 红菊和紫菊 C. 蓝菊和绿菊 D. 黑菊和黄菊
-
诗中“鬓云徒云白”表达了什么意思? A. 鬓发如云只是徒然变白 B. 鬓发如云只是徒然变黑 C. 鬓发如云只是徒然变黄 D. 鬓发如云只是徒然变红
-
诗中“泛酒遥相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菊花的喜爱 C. 对时光的感慨 D. 对地位的追求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令狐楚的这首诗与杜甫的《登高》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令狐楚的诗更加细腻,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传达了更深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令狐楚的全部诗作。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令狐楚的部分诗作,是了解唐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