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登乐》

时间: 2025-01-11 11:54:03

南北相逢,重借问、古今齐楚。

烛花红、夜阑共语。

怅六朝兴废,但倚空高树。

目断帝乡,梦迷雁浦。

故人疏、梅驿断,音书有数。

塞鸿归、过来又去。

正春浓,依旧作、天涯行旅。

伤心望极,淡烟细雨。

意思解释

三登乐

原文展示:

南北相逢,重借问古今齐楚。
烛花红夜阑共语。
怅六朝兴废,但倚空高树。
目断帝乡,梦迷雁浦。
故人疏梅驿断,音书有数。
塞鸿归过来又去。
正春浓,依旧作天涯行旅。
伤心望极,淡烟细雨。

白话文翻译:

南北相逢,重又询问古今的齐国与楚国。
烛光下红色的花朵,在夜阑时分低声交谈。
对六朝的兴衰感到怅惘,只能倚靠在高高的树上。
目光远望故乡的方向,梦中迷失在雁荡的水边。
老朋友在梅花驿站断了音信,书信也寥寥无几。
塞外的大雁来来去去,反复不断。
正值春天浓郁的时候,依旧在天涯漂泊。
望向远方心中伤感,细雨轻烟笼罩四周。

注释:

字词注释:

  • 南北相逢:指南方与北方的相遇,象征着人们的交流与往来。
  • 烛花红夜阑:烛光映照下的红花,夜深人静时交谈。
  • 六朝兴废:指的是历史上六个朝代的兴衰变迁。
  • 目断帝乡:目光遥望故乡,意指思乡之情。
  • 塞鸿:指的是从边塞迁徙的大雁。

典故解析:

  • 六朝:指的是东吴至南朝的六个朝代,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兴衰。
  • 雁浦:可能是指地理上的某个地方,寓意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三聘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变迁,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三登乐》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南北相逢这一意象,开篇即引入了对历史的思考。作者在夜阑时分,借烛光下的红花,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对六朝的兴废的怅惘,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体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高树的倚靠,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人目断帝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而梦迷雁浦则暗示着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在故人疏梅驿断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失去联系的朋友,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塞鸿的往返,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无尽的漂泊。最后一句“伤心望极,淡烟细雨”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细雨和淡烟交融,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内心情感的写照,展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北相逢,重借问古今齐楚:南北之间相遇,再次询问齐国与楚国的故事。
  2. 烛花红夜阑共语:在烛光映照下,红花与夜色交融,低声交谈。
  3. 怅六朝兴废,但倚空高树:对六朝的兴衰感到怅惘,只能倚靠在高树之上。
  4. 目断帝乡,梦迷雁浦:目光远眺故乡的方向,梦中迷失在水边。
  5. 故人疏梅驿断,音书有数:老朋友音信稀少,书信也寥寥无几。
  6. 塞鸿归过来又去:边塞的大雁来来去去,象征着生命的循环。
  7. 正春浓,依旧作天涯行旅:春季正浓,依旧在天涯漂泊。
  8. 伤心望极,淡烟细雨:心中伤感,远望时细雨轻烟缭绕。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故乡比作帝乡,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对仗:全诗的句式有对仗之美,使得读来更有韵律感。
  • 拟人:将大雁的迁徙形象化,表达生命的流动与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漂泊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刻,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伤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北相逢: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相遇。
  • 烛花:代表温馨的氛围与孤独的情感。
  • 高树:象征着苍老与坚定,也是对历史的依靠。
  • 雁浦:暗示对故乡的思念与梦境的交错。
  • 淡烟细雨:营造出细腻的情感氛围,象征着愁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朝”指的是哪个时期的朝代?

    • A. 唐朝
    • B. 南北朝
    • C. 明朝
    • D. 清朝
  2. “目断帝乡”中的“帝乡”指的是什么?

    • A. 君主的居所
    • B. 诗人的故乡
    • C. 远方的城市
    • D. 祖国的边境

答案:

  1. B. 南北朝
  2. B. 诗人的故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三登乐》的思乡情感相似,李白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而陈三聘则通过历史与自然景象表达孤独与伤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