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近节翻多事,为家不亦难。
老成须药力,愁绝向谁宽。
冻雨能妨梦,朝霜故作寒。
衰颜心自了,不待镜中看。
白话文翻译
最近事情多得让人烦恼,养家糊口确实不容易。年纪大了需要依靠药物,心中的愁苦又能向谁诉说呢?冰冷的雨水会打扰我的梦境,早晨的霜冻也让我感到寒冷。衰老的面容心里已然明了,不必在镜子中再去观察。
注释
- 翻多事:事情繁多,烦恼不断。
- 为家不亦难:养家生活很不容易。
- 老成:指年纪大的成年人。
- 须药力:需要依赖药物的力量。
- 愁绝:极度忧愁。
- 冻雨:寒冷的雨。
- 朝霜:早晨的霜。
- 衰颜:衰老的面容。
- 心自了:内心已经了然,清楚明了。
典故解析
- 药力:在古代,药物不仅用于治病,也象征着人们对健康的依赖。
- 镜中看:古时镜子常被用来观察自身,反映出人对外貌和内心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生年不详-约1049年),字师道,号志道,南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淡雅,关注个人情感及自然景象,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陈师道晚年,生活经历的沉重和个人的感悟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衰老的深刻认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衰老的反思。首句提到“近节翻多事”,以“多事”引入诗的主题,表明生活的烦恼和琐事让人感到无奈。接着,诗人以“为家不亦难”深化主题,表现出对家庭责任的承担,既有对家庭的热爱,也流露出隐隐的无力感。
“老成须药力”一句,透露出年岁渐长,健康日渐衰退的现实,药物成了生活的必需品,暗示着人对生命的脆弱感。而“愁绝向谁宽”则表达了孤独无助的情感,生活中的烦恼难以与他人倾诉,内心的愁苦只能自己承担。
后两句“冻雨能妨梦,朝霜故作寒”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映射诗人内心的寒冷与孤寂。最后一句“衰颜心自了”则是对自我内心的豁达,尽管外貌衰老,但内心的认知与接受让人感到安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近节翻多事:表达最近的烦恼与困扰。
- 为家不亦难:强调家庭生活的艰辛。
- 老成须药力:指年老体衰,依赖药物。
- 愁绝向谁宽:感慨难以向他人倾诉自己的忧愁。
- 冻雨能妨梦:冰冷的雨水干扰梦境。
- 朝霜故作寒:早晨的霜冷却了温暖感。
- 衰颜心自了:虽然外表衰老,内心却已明了。
- 不待镜中看:不需要镜子来观察自己,内心自有明了。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药力”比喻生命的脆弱。
- 对仗:如“冻雨”与“朝霜”,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自然现象(雨、霜)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琐事和衰老的描绘,展现出人生的艰辛和孤独,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接受与豁达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冻雨:象征生活的困扰和不易。
- 朝霜:代表早晨的冷清与孤独。
- 衰颜:象征衰老和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老成须药力”是指什么? A. 年龄大了需要依靠药物
B. 衰老是自然的现象
C. 生活压力很大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冻雨”代表了诗人对____的感受。
-
判断题:诗人认为衰老是可以避免的。(对/错)
答案
- A
- 生活的困扰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
- 《终南山》 by 王维:关于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登高》 by 杜甫:同样描绘人生的艰辛,但更加强调国家与个人命运的联系。两首诗都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主题虽有不同,但都渗透着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汇集与分析。
- 《古诗词鉴赏辞典》:提供古诗词的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