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独酌三首》

时间: 2025-01-11 10:17:32

秋阴不可解,澍雨忽连朝。

贫居庭除狭,涨潦时惊飘。

老夫凌晨起,山木鸣萧萧。

开门买野菜,菘薤喜新苗。

鄙人晚耽佛,像设如僧寮。

焚香翻贝叶,禅诵安不劳。

日高出道场,倾盖盈山瓢。

醺然知体畅,谁共此逍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阴不可解,澍雨忽连朝。贫居庭除狭,涨潦时惊飘。老夫凌晨起,山木鸣萧萧。开门买野菜,菘薤喜新苗。鄙人晚耽佛,像设如僧寮。焚香翻贝叶,禅诵安不劳。日高出道场,倾盖盈山瓢。醺然知体畅,谁共此逍遥。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阴云难以消散,连绵的雨水突然降临。贫穷的居所庭院狭窄,积水时令人惊慌。老夫清晨起床,山林中树木沙沙作响。打开门去买野菜,看到新鲜的菘菜和薤菜心生欢喜。我晚年沉迷于佛教,佛像设置如同僧舍。焚香翻阅佛经,诵经时感到安宁不劳。太阳高升时走出道场,酒瓮中的酒满溢。微醺中感到身体舒畅,谁能与我共享这份逍遥。

注释

  • 澍雨:及时雨,此处指连绵的雨水。
  • 庭除:庭院。
  • 涨潦:积水。
  • 菘薤:菘菜和薤菜,两种蔬菜。
  • 贝叶:指佛经,因古印度用贝多罗树叶书写佛经而得名。
  • 倾盖:指酒瓮倾斜,酒满溢出。
  • 醺然:微醺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个人生活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雨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自然和宗教的感悟,以及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雨为背景,描绘了作者贫居生活的点滴。诗中,“秋阴不可解,澍雨忽连朝”开篇即点明天气的阴沉和雨水的连绵,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沉郁的氛围。随后,作者通过“贫居庭除狭,涨潦时惊飘”进一步以庭院积水来象征生活的困顿。然而,诗的情感并未沉溺于困顿之中,而是通过“老夫凌晨起,山木鸣萧萧”等句,展现了作者清晨起床后的宁静与自得。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鄙人晚耽佛,像设如僧寮”等句,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最终以“醺然知体畅,谁共此逍遥”作结,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阴不可解,澍雨忽连朝:秋天的阴云难以消散,连绵的雨水突然降临。
  2. 贫居庭除狭,涨潦时惊飘:贫穷的居所庭院狭窄,积水时令人惊慌。
  3. 老夫凌晨起,山木鸣萧萧:老夫清晨起床,山林中树木沙沙作响。
  4. 开门买野菜,菘薤喜新苗:打开门去买野菜,看到新鲜的菘菜和薤菜心生欢喜。
  5. 鄙人晚耽佛,像设如僧寮:我晚年沉迷于佛教,佛像设置如同僧舍。
  6. 焚香翻贝叶,禅诵安不劳:焚香翻阅佛经,诵经时感到安宁不劳。
  7. 日高出道场,倾盖盈山瓢:太阳高升时走出道场,酒瓮中的酒满溢。
  8. 醺然知体畅,谁共此逍遥:微醺中感到身体舒畅,谁能与我共享这份逍遥。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山木鸣萧萧”,赋予山木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如“秋阴不可解,澍雨忽连朝”,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秋雨、贫居、宗教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宗教的感悟,以及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阴:象征着沉郁的氛围。
  • 澍雨:象征着连绵不断的困境。
  • 山木鸣萧萧: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菘薤喜新苗:象征着生活的希望和喜悦。
  • 贝叶:象征着佛教的智慧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澍雨忽连朝”中的“澍雨”指的是什么? A. 及时雨 B. 暴雨 C. 小雨 D. 阵雨

  2. 诗中“鄙人晚耽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佛教的厌恶 B. 对佛教的虔诚 C. 对佛教的无感 D. 对佛教的怀疑

  3. 诗中“醺然知体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状态? A. 醉酒 B. 微醺 C. 清醒 D. 疲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宗教的感悟。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对比

  • 张耒的《秋雨独酌三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与宗教的和谐,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逍遥自在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佛教与中国文学》:探讨佛教对宋代文学的影响,有助于理解诗中的佛教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