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二首》
时间: 2025-01-11 12:50: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淮南苦寒不可度,积雪连山风倒树。长淮冻绝鱼龙愁,哀鸿傍人飞不去。雪中寒日无暖光,六龙瑟缩不肯骧。老惫孤舟且复止,坚冰三尺厚于墙。
白话文翻译:
淮南地区严寒难耐,积雪覆盖群山,狂风将树木吹倒。长长的淮河冻结,鱼龙都感到忧愁,哀鸣的大雁依傍着人飞不走。雪中的寒冷太阳没有温暖的光芒,六龙(指太阳神的马车)瑟瑟发抖不愿前行。年老疲惫的孤舟只好再次停下,坚硬的冰层厚达三尺,比墙还要厚。
注释:
- 淮南:指淮河以南的地区。
- 苦寒:极其寒冷。
- 度:度过,忍受。
- 积雪:堆积的雪。
- 长淮:指淮河。
- 冻绝:完全冻结。
- 鱼龙愁:比喻水中的生物因寒冷而感到忧愁。
- 哀鸿:哀鸣的大雁。
- 六龙:古代神话中太阳神的马车,这里指太阳。
- 瑟缩:颤抖,畏缩。
- 骧:奔驰。
- 老惫:年老疲惫。
- 坚冰:坚硬的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苦寒行二首》描绘了淮南地区严寒的冬日景象,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张耒可能身处淮南地区,亲身经历了严寒的冬季。诗中通过对寒冷天气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生活艰难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淮南地区的严寒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冬季的残酷和自然的力量。诗中“积雪连山风倒树”和“长淮冻绝鱼龙愁”等句,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寒冷的威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冰天雪地之中。同时,诗中的“哀鸿傍人飞不去”和“老惫孤舟且复止”等句,又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自然界的敬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淮南苦寒不可度”:开篇即点明主题,淮南地区的严寒难以忍受。
- “积雪连山风倒树”:通过“积雪”和“风倒树”两个意象,进一步强化了寒冷的氛围。
- “长淮冻绝鱼龙愁”:用“冻绝”形容淮河的冻结,以“鱼龙愁”比喻水生生物的困境。
- “哀鸿傍人飞不去”:通过“哀鸿”的形象,表达了寒冷使得生物无法自由飞翔的无奈。
- “雪中寒日无暖光”:描绘了寒冷的太阳没有温暖的光芒,增强了寒冷的感受。
- “六龙瑟缩不肯骧”:用“六龙”比喻太阳,形象地表达了太阳也因寒冷而畏缩不前。
- “老惫孤舟且复止”:以“老惫孤舟”自喻,表达了在严寒中无法前行的无奈。
- “坚冰三尺厚于墙”:用“坚冰”和“厚于墙”形容冰层的厚度,强调了寒冷的极端。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风倒树”、“鱼龙愁”、“六龙瑟缩”等,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和行为。
- 夸张:如“积雪连山”、“坚冰三尺厚于墙”等,通过夸张手法增强了寒冷的感受。
- 比喻:如“六龙”比喻太阳,形象地表达了太阳也因寒冷而畏缩不前。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淮南地区严寒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生活艰难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寒冷天气的描绘,展现了冬季的残酷和自然的力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积雪:象征着严寒和冬季的残酷。
- 风倒树:形象地描绘了狂风的威力。
- 长淮冻绝:比喻水生生物的困境。
- 哀鸿:表达了寒冷使得生物无法自由飞翔的无奈。
- 坚冰:强调了寒冷的极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六龙瑟缩不肯骧”中的“六龙”指的是什么? A. 太阳神的马车 B. 六条龙 C. 六匹马 D. 六条河流 答案:A
-
诗中“长淮冻绝鱼龙愁”表达了什么? A. 淮河的冻结 B. 鱼龙的快乐 C. 淮河的流动 D. 鱼龙的自由 答案:A
-
诗中“坚冰三尺厚于墙”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夸张 C. 比喻 D. 对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张耒的诗有相似的自然描写。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张耒的《苦寒行二首》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张耒的诗更侧重于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生活艰难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