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英英大梁国,郁郁秘书台。
碧落从龙起,青山触石来。
官名光邃古,盖影耿轻埃。
飞感高歌发,威加四海回。
白话文翻译:
在繁荣的大梁国,秘书台的景象显得郁郁葱葱。
碧蓝的天空中,龙腾飞起,青山与巨石相互依偎。
官职的名声古老而光辉,像盖子一样笼罩着轻薄的尘埃。
飞扬的歌声高亢激昂,威势传遍四海,回响不绝。
注释:
字词注释:
- 英英:形容景象的美好、繁荣。
- 郁郁:形容植物茂盛,生机勃勃。
- 碧落:指碧蓝的天空。
- 龙起:龙象征着权威和尊贵,飞升的龙代表着兴旺和吉祥。
- 官名:官职的名声。
- 光邃古:光辉且古老,形容历史悠久且令人敬仰的名声。
- 耿轻埃:清晰地映照出轻薄的尘埃,象征着名声的显赫与渺小的尘世。
- 飞感:高亢激昂的歌声。
- 威加四海:威势遍及四方,形容影响力巨大。
典故解析:
- 大梁国:指唐朝的首都长安,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 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皇权和尊贵,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峤(约693年-766年),字常侍,号青原,唐代著名诗人,曾担任过多个官职。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一个政治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李峤在诗中表达了对大梁国(即长安)繁荣景象的赞美,以及对官职光辉的向往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辞藻描绘了唐代长安的繁华与文化氛围。首句“英英大梁国”,即刻营造出一种宏伟壮丽的场景,仿佛让读者置身于一个生机勃勃的都城之中。接下来的“郁郁秘书台”,则通过对秘书台的描绘,展现出文人墨客在此聚集的文化氛围,仿佛耳边就能听见朗朗书声与高谈阔论。
“碧落从龙起,青山触石来”的意象则极为生动,碧蓝的天空中,龙腾飞而起,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而青山与巨石的结合则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此时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人文精神巧妙结合,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后两句“官名光邃古,盖影耿轻埃”则通过官职的光辉与尘世的微薄形成对比,反映出一种对于官场的复杂情感。最后的“飞感高歌发,威加四海回”更是将全诗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以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影响四方的壮志豪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英英大梁国:描绘了大梁国(唐代长安)的繁荣与兴盛。
- 郁郁秘书台:秘书台的景象生机勃勃,象征着文化的繁荣。
- 碧落从龙起:天空中龙飞腾,寓意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青山触石来:青山与石头相互依偎,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官名光邃古:官职的名声光辉灿烂,历史悠久。
- 盖影耿轻埃:名声如盖,笼罩着尘埃,反映出名声的显赫。
- 飞感高歌发:高亢激昂的歌声表达出诗人壮志豪情。
- 威加四海回:威势传遍四方,体现出影响力的巨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官名比作光辉的盖子,象征着光辉的声望。
- 拟人:自然景象如青山、巨石仿佛有感情,展现出人文精神。
- 对仗:全诗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峤对大梁国繁荣景象的赞美,对高官名声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梁国:象征政治的繁荣与文化的昌盛。
- 秘书台:象征文人雅士的聚集地,文化的象征。
- 龙:象征权威与尊贵。
- 青山、巨石:自然的和谐美,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大梁国”是指哪个朝代的首都?
- A. 汉朝
- B. 唐朝
- C. 宋朝
-
“碧落从龙起”中的“龙”象征什么?
- A. 力量
- B. 权威
- C. 幸运
-
诗中提到的“秘书台”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文化
- C. 战争
答案:
- B. 唐朝
- B. 权威
- B. 文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李峤与王之涣的作品都表现出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但李峤的诗更多地强调了对官场的反思和个人理想,而王之涣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壮丽河山的赞美。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李峤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