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元相公上元》

时间: 2025-04-28 17:00:22

出拥楼船千万人,入为台辅九霄身。

如何更羡看灯夜,曾见宫花拂面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酬元相公上元 徐凝 〔唐代〕 出拥楼船千万人,入为台辅九霄身。如何更羡看灯夜,曾见宫花拂面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徐凝在诗中描述了元相公的显赫地位和荣耀,他外出时乘坐楼船,有千万人拥护,入朝则为高官,地位崇高如九霄。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元相公在上元节看灯夜的羡慕,因为元相公曾见过宫中花儿拂面的春景,这是一种难得的荣幸。

注释:

字词注释:

  • 出拥:外出时被拥护。
  • 楼船:装饰华丽的船只。
  • 千万人:形容人数众多。
  • 台辅:指高官,特别是宰相级别的官员。
  • 九霄:比喻极高的地位。
  • 看灯夜:指上元节的夜晚,人们观赏灯火的习俗。
  • 宫花:宫廷中的花。
  • 拂面春:春风拂面,形容春天的美好。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诗中提到的“宫花拂面春”可能暗指元相公曾有机会在宫廷中享受春天的美景,这是一种荣耀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才华。这首诗是徐凝为了回应元相公的上元节诗而作,表达了对元相公地位和经历的羡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上元节期间,徐凝为了回应元相公的诗作而创作的。上元节是唐代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会举行灯会等活动,元相公在这样的节日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和荣耀,徐凝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荣耀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元相公地位的描绘,展现了唐代高官的显赫和荣耀。诗中“出拥楼船千万人”描绘了元相公外出时的盛况,而“入为台辅九霄身”则强调了他在朝廷中的高位。后两句“如何更羡看灯夜,曾见宫花拂面春”则表达了诗人对元相公在上元节看灯夜的羡慕,以及对宫廷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元相公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权力和荣耀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出拥楼船千万人”:描绘了元相公外出时的盛况,楼船象征着他的高贵身份,千万人拥护显示了他的影响力。
  2. “入为台辅九霄身”:入朝则为高官,台辅指宰相级别的高官,九霄比喻极高的地位。
  3. “如何更羡看灯夜”:表达了诗人对元相公在上元节看灯夜的羡慕。
  4. “曾见宫花拂面春”:元相公曾有机会在宫廷中享受春天的美景,这是一种荣耀的象征。

修辞手法:

  • 比喻:“九霄身”比喻极高的地位。
  • 拟人:“宫花拂面春”中的“拂面”赋予了宫花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对元相公地位和经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权力和荣耀的渴望,以及对宫廷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船:象征高贵身份。
  • 千万人:显示影响力。
  • 台辅:指高官。
  • 九霄:比喻极高的地位。
  • 宫花:宫廷中的花,象征荣耀。
  • 拂面春:春风拂面,形容春天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楼船”象征什么? A. 高贵身份 B. 普通交通工具 C. 战争工具 D. 商业运输 答案:A

  2. “九霄身”比喻什么? A. 普通身份 B. 极高地位 C. 低微身份 D. 平凡生活 答案:B

  3. 诗中“宫花拂面春”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美景 B. 宫廷的荣耀 C. 平凡的生活 D. 战争的残酷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徐凝的《奉酬元相公上元》与杜甫的《春望》对比,前者表达了对权力和荣耀的渴望,后者则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