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归富池纪怀》

时间: 2025-01-11 02:51:34

风月幽情藉绿樽,奔驰水陆最无根。

官舟独载年穷雪,社鼓相迎晚泊村。

到岸茶商期又失,怀家莼客眼添昏。

烟芜不断休回首,心迹从谁逐节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归富池纪怀
作者:董嗣杲 〔宋代〕

风月幽情藉绿樽,
奔驰水陆最无根。
官舟独载年穷雪,
社鼓相迎晚泊村。
到岸茶商期又失,
怀家莼客眼添昏。
烟芜不断休回首,
心迹从谁逐节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寄托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在风月之中,借着美酒陶醉,心中却充满了无根之感,仿佛在奔波的水陆之间迷失了自己。官船独自承载着年末的白雪,社祭的鼓声迎接着他在傍晚停泊的村庄。到达岸边时,原本期盼的茶商却又失约,思乡的心情愈发沉重,眼中充满了惆怅。烟雾弥漫,无法再回首,内心的情感与思绪仿佛在追寻着谁的脚步,难以言说。


注释:

  • 幽情: 幽静的情感,指内心的细腻情感。
  • 绿樽: 绿色的酒杯,象征着饮酒的场合。
  • 奔驰: 在水和陆地上快速移动,形容旅途的劳累。
  • 官舟: 官方的船只,这里指诗人乘坐的船。
  • 莼客: 指爱吃莼菜的客人,象征对家的思念。
  • 烟芜: 烟雾和芦苇,象征着模糊和朦胧的景象。
  • 节论: 指心中的情感和思绪的节奏和讨论。

典故解析:

“社鼓”指在农村社日祭祀时击鼓欢庆的场景,在这里象征着乡村的热闹和温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仲明,号雪舟,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诗人舟行富池之际,因途中思乡而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舟归富池纪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游历中,虽然有着风月的美景和酒杯的陪伴,却难掩心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风月幽情藉绿樽”,用幽静的自然环境和饮酒的场景引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接着“奔驰水陆最无根”,则展现了在旅途中流离失所的状态,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官舟独载年穷雪”,不仅描绘了严寒的冬季景象,更隐喻着年末的孤寂与困顿。社鼓的欢庆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隔阂。最终,诗人以“烟芜不断休回首”结束,表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情感在烟雾中愈发模糊,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象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而深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月幽情藉绿樽: 在风月的静谧中,借酒浇愁,表达内心的幽静情感。
  2. 奔驰水陆最无根: 在水陆之间奔波,感到无所归属,暗示人生的漂泊。
  3. 官舟独载年穷雪: 乘坐的官船带着年末的白雪,象征孤独和凄凉。
  4. 社鼓相迎晚泊村: 在晚上的村庄,社祭的鼓声与诗人的孤独形成对比。
  5. 到岸茶商期又失: 到岸后期待的茶商却未能如约而至,失落感加重。
  6. 怀家莼客眼添昏: 思乡之情愈加浓厚,眼前景象因思念而变得模糊。
  7. 烟芜不断休回首: 烟雾弥漫,无法再回首,表达对过往的无奈与追忆。
  8. 心迹从谁逐节论: 心中的情感与思绪难以言表,感叹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 “绿樽”比喻饮酒的场合,映衬出诗人的情感。
  • 对仗: “官舟独载”和“社鼓相迎”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歌的层次感。
  • 拟人: “烟芜不断”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思乡和人生的无常展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自身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对故乡深切的眷恋和对生活无常的感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月: 自然景观,象征情感的寄托。
  • 绿樽: 酒杯,象征饮酒和情感的渲泄。
  • 官舟: 社会身份的象征,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
  • 社鼓: 乡村生活的象征,表现人际关系的温暖。
  • 莼客: 思乡情怀的代表,体现对故乡的依恋。
  • 烟芜: 朦胧的景象,象征内心的迷惘和情感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月幽情藉绿樽”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热闹
    • B. 忧伤
    • C. 幽静
  2. “官舟独载年穷雪”中的“雪”象征什么?

    • A. 寒冷
    • B. 孤独
    • C. 快乐
  3. 诗人思乡的情绪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来?

    • A. 花
    • B. 茶商
    • C. 烟雾

答案:

  1. C
  2. B
  3. B,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江雪》 - 柳宗元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舟归富池纪怀》均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李白的作品更为直白、浓烈,而董嗣杲的诗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现了更为细腻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董嗣杲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