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叶大卿挽词三首
自古贤才少,滔滔岂足云。
善人安得见,清誉久来闻。
器陨龙文鼎,魂归马鬣坟。
丰碑几当立,籍甚著遗芬。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真正的贤才就少得可怜,滔滔江水怎能形容其多。善良的人又如何能见到这些贤才,清白的声誉何时才能长久流传呢?器物陨落如龙文鼎,英灵归于马鬣坟。丰碑究竟能立多少,记载的名声又有多么显赫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贤才:指有才德的人。
- 滔滔:形容水势汹涌,这里用来比喻人才的稀少。
- 善人:指品德高尚的人。
- 清誉:指清白的名声。
- 器陨:器物的陨落,暗指人才的失落。
- 龙文鼎:古代的名器,象征高贵的才能与地位。
- 马鬣坟:指古代名将的墓地,象征归宿。
- 丰碑:指为人立下的丰功伟绩的纪念碑。
- 籍甚著遗芬:意为其名声和遗德非常显赫。
典故解析:
- “龙文鼎”来源于古代对龙的尊崇,象征着才能的高贵,“马鬣坟”则是对历史上英杰归宿的隐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宗之,号鹤汀,宋代著名诗人。他以五言绝句见长,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怀念叶大卿之际,表达了对贤才短缺的惋惜,以及对清白声誉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人才和道德的深刻关注。
诗歌鉴赏:
《叶大卿挽词三首》以哀悼的语气,深刻表达了对于贤才、善人的珍惜与惋惜。诗的第一句“自古贤才少,滔滔岂足云”,开篇即引入了人才匮乏的主题,叹息人才如江水般稀少。接下来的“善人安得见,清誉久来闻”,则进一步强调了善良的人们如何难以见到真正的贤才,以及清白的声誉何以难以长久流传。
“器陨龙文鼎,魂归马鬣坟”,通过两个象征性意象,展示了贤才的逝去和归宿,表达了对历史英杰的追忆与惋惜。最后一联“丰碑几当立,籍甚著遗芬”,发出对历史留存和名声显赫的思考,暗示着真正的成就和美德是否能够被后人铭记。
整首诗情感真挚,思考深刻,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现状的反思,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古贤才少,滔滔岂足云:古往今来,真正的贤才就很少,连滔滔江水也无法比拟。
- 善人安得见,清誉久来闻:品德高尚的人又如何能见到这些贤才,真正的清白声誉又何时能够长久流传?
- 器陨龙文鼎,魂归马鬣坟:人才的陨落如同珍贵的龙文鼎,英灵归宿于马鬣坟地。
- 丰碑几当立,籍甚著遗芬:丰碑究竟能立多少,能够记载的名声又有多么显赫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才的稀缺比作滔滔江水,形象而生动。
- 象征:龙文鼎和马鬣坟象征人才的地位与归宿,富有历史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贤才的叹息为主线,反映出作者对道德与才能的重视,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当代人才匮乏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贤才:象征智慧和道德。
- 善人:代表品德的高尚。
- 龙文鼎:象征文化和权威。
- 马鬣坟:象征归宿和历史的铭记。
- 丰碑:象征成就与名声。
各意象不仅富有文化内涵,且在诗中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对贤才的深切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贤才”稀少,第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 A. 人才如江水般多
- B. 真正的贤才很少
- C. 善良的人很多
-
“器陨龙文鼎”中的“器”指的是什么?
- A. 器物
- B. 人才
- C. 声誉
-
诗中提到的“丰碑”象征什么?
- A. 过去的遗憾
- B. 成就与名声的记载
- C. 未来的人才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将梅尧臣的挽词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二者都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出对人才和社会的关注,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对个人的怀念,而杜甫则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创作》
- 《梅尧臣研究资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