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归去来图》
时间: 2025-01-21 18:47: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归去来图 赵蕃 〔宋代〕 渊明岂乐居岩薮,逢此百罹聊饮酒。 龚生未免不食亡,孔融竟落奸雄手。 想见龙眠下笔时,伫目精神思尚友。 开图我亦有遗恨,不得执屦从其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陶渊明并非真的喜欢隐居山林,只是遭遇了种种不幸,只好借酒消愁。龚生因为不愿屈服而饿死,孔融最终落入了奸雄的手中。可以想象龙眠在作画时,凝视着画面,思考着与这些高尚人物的交往。打开这幅画,我也感到遗憾,不能追随他们之后。
注释: 字词注释:
-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诗人,以隐逸著称。
- 岩薮:山林隐居之地。
- 百罹:种种不幸。
- 龚生:指龚胜,西汉末年的忠臣,因不愿投降王莽而饿死。
- 孔融: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因反对曹操而被杀。
- 龙眠:指画家李公麟,字龙眠,宋代著名画家。
- 伫目:凝视。
- 执屦:跟随,追随。
典故解析:
- 渊明岂乐居岩薮:陶渊明虽然隐居,但并非真的喜欢隐居生活,而是因为时局动荡,不得已而为之。
- 龚生未免不食亡:龚胜因不愿投降王莽,选择饿死,表现了忠贞不屈的精神。
- 孔融竟落奸雄手:孔融因反对曹操而被杀,反映了政治斗争的残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龚胜、孔融的提及,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局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观赏李公麟的《归去来图》时所作,通过对画中人物的联想,抒发了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龚胜、孔融三位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仰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渊明岂乐居岩薮”一句,既表达了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理解,也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龚生未免不食亡,孔融竟落奸雄手”则进一步通过对两位忠臣的悲剧命运的描述,抒发了对忠贞不屈精神的赞美和对政治斗争残酷的感慨。最后两句“想见龙眠下笔时,伫目精神思尚友”和“开图我亦有遗恨,不得执屦从其后”则表达了作者对画家的敬仰和对追随这些高尚人物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描述,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 第二句:通过对龚胜和孔融的悲剧命运的描述,抒发了对忠贞不屈精神的赞美和对政治斗争残酷的感慨。
- 第三句:表达了对画家的敬仰和对追随这些高尚人物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渊明岂乐居岩薮”中的“岩薮”比喻隐居生活。
- 对仗:“龚生未免不食亡,孔融竟落奸雄手”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局的忧虑,表达了作者对忠贞不屈精神的赞美和对现实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薮:隐居之地,象征隐逸生活。
- 百罹:种种不幸,象征时局的动荡。
- 龙眠:画家李公麟,象征艺术的高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渊明”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陶渊明 B. 龚胜 C. 孔融 答案:A
-
“龚生未免不食亡”中的“龚生”是指谁? A. 陶渊明 B. 龚胜 C. 孔融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龙眠”是指哪位画家? A. 李公麟 B. 王维 C. 苏轼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 龚胜的《绝命辞》
- 孔融的《荐祢衡表》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与赵蕃的《题归去来图》都表达了隐逸的主题,但前者更多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后者则更多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现实的不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陶渊明集》
- 《龚胜传》
- 《孔融传》
- 《宋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