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得苍虬津门书,感赋,却寄》
时间: 2025-01-27 03:19:10意思解释
洞仙歌·得苍虬津门书,感赋,却寄
原文展示
狂花轻薄,历乱春如雾。
偷嫁东风定谁误。
看黄蜂酣蜜,紫燕迷香,
都不管夜夜啼鹃自苦。
蛾眉终见嫉,旧约分明,
好梦惊回总无据。
窈窕送行云,燕子无家,
更商略何人院宇。
算只有依依旧巢痕,
拚断送年涯,耐寒同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狂妄的花朵在春雾中轻薄地摇曳。东风的到来究竟是谁的错呢?看那黄蜂贪婪地采蜜,紫燕陶醉在花香中,却不在乎夜晚啼叫的杜鹃所带来的苦楚。蛾眉(美丽的女子)最终感到妒忌,旧日的约定清晰可见,美好的梦境惊醒后总是无凭无据。送走轻盈的云彩,燕子无处可归,又能与谁商量这院子的归属呢?只剩下依依不舍的旧巢痕迹,拼尽全力送走年华,竟要忍受寒冷的孤独。
注释
- 狂花:指盛开的花朵,形容其娇艳而轻薄。
- 轻薄:形容花朵的娇嫩和轻盈。
- 偷嫁:比喻春风悄然来临。
- 好梦惊回:美好的梦境被惊醒,象征着现实的无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思亮,近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常常融合了传统与个人的情感抒发,展现出浓厚的民间色彩和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袁思亮寄情于春日景色之时,表达了他对生活中美好与苦痛的深刻感受,反映出他对人世无常、情感变迁的思考。
诗歌鉴赏
《洞仙歌·得苍虬津门书,感赋,却寄》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诗作。诗中借春日的景象,映射出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纷扰。开篇描绘了春天的狂花,给人一种鲜活而又轻薄的感觉。这种轻薄并不是单纯的美,而是暗含着生命的脆弱与易逝。紧接着,诗人用“偷嫁东风”来形容春天的到来,似乎在探讨这个过程中的误会与错位,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中间部分通过对黄蜂和紫燕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矛盾的情感。它们沉浸在花香与蜜甜中,却无暇顾及夜晚杜鹃的啼叫,正如人在享受美好时光时,往往会忽视生活中的痛苦与烦恼。蛾眉的妒忌与旧约的清晰,则暗示着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不甘。
结尾部分,燕子无家,旧巢痕迹令诗人感到依依不舍,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慨,也是对人生中种种失去的无奈。整首诗在抒发对春光的赞美的同时,更深刻地探讨了人与自然、情感与时间的关系,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狂花轻薄,历乱春如雾:春天的花朵轻盈而娇艳,似乎在春雾中游荡,暗示着春天的来临。
- 偷嫁东风定谁误:春风悄然到来,究竟是谁的错误?引发对因果关系的思考。
- 看黄蜂酣蜜,紫燕迷香:描绘黄蜂与紫燕沉醉于春日美景中,突显生活的甜蜜与迷醉。
- 都不管夜夜啼鹃自苦:夜晚的杜鹃啼叫,象征着内心的痛苦被忽视。
- 蛾眉终见嫉,旧约分明:美丽的女子感到妒忌,旧日的约定清晰可见,暗示情感的复杂。
- 好梦惊回总无据:美好的梦境被惊醒,现实的无情令人失望。
- 窈窕送行云,燕子无家:轻盈的云彩送别,燕子却无处归宿,象征着孤独。
- 更商略何人院宇:在这孤独中,谁能与自己分享生活的归属?
- 算只有依依旧巢痕:只有旧巢的痕迹让人依依不舍,体现了对过去的怀念。
- 拚断送年涯,耐寒同住:即使拼尽全力送走年华,也要忍受寒冷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花朵比作轻薄的女子。
- 拟人:春风、燕子等被赋予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如“好梦惊回总无据”与“窈窕送行云,燕子无家”。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复杂,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苦楚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狂花:象征青春与美好,然而又意味着短暂。
- 黄蜂与紫燕:代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享受。
- 杜鹃:象征着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 旧巢:象征着过去的记忆与情感的依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偷嫁东风”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一场爱情
- C. 误会
-
诗中提到的“蛾眉”象征什么?
- A. 自然之美
- B. 妒忌与爱
- C. 生活的无常
-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哪些方面?
- A. 美好与痛苦的对比
- B. 自然景象
- C. 社会现象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探讨人间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与本诗的情感基调有异曲同工之处。李白在月夜中享受孤独,自我陶醉,而袁思亮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苦楚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