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一 故宫》

时间: 2025-01-11 10:19:32

太液秋风千顷波。

夜船过处月明多。

难堪粉镜生华发,渐有轻寒上绣罗。

花解语,鸟能歌。

碧云红叶自婆娑。

惊鹰人去妆台远,便许相逢奈老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液秋风千顷波。夜船过处月明多。
难堪粉镜生华发,渐有轻寒上绣罗。
花解语,鸟能歌。碧云红叶自婆娑。
惊鹰人去妆台远,便许相逢奈老何。

白话文翻译:

在太液湖面上,秋风吹起千层波浪。
夜晚的船只划过,明亮的月光洒满水面。
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发现头发已渐渐变白,
轻微的寒意开始透入绣罗衣裳。
花儿会说话,鸟儿会歌唱,
碧蓝的天空和红色的秋叶在风中轻舞。
惊飞的鹰,远去的妆台旁,没有人陪伴,
即使再相遇,也只能叹息时光流逝。

注释:

  • 太液:指的是故宫内的太液池,是一个著名的景点。
  • 千顷波:形容湖面波光粼粼,广阔无垠。
  • 粉镜:指的是妆镜,照出自己面容。
  • 华发:指的是白发,象征衰老。
  • 轻寒:指微微的寒意,暗示季节的变化。
  • 绣罗:精美的绣花织物,象征华美的衣服。
  • 惊鹰:形容飞离的鹰,暗含孤独感。

典故解析:

  • “太液”:常与皇家园林相关,历史上多为帝王游乐之地。
  • “碧云红叶”:秋天的自然景象,常被用来象征时光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易霖生活在近代,擅长古诗词创作,作品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作者在故宫游览时的感悟,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 其一 故宫》以太液池的秋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开篇以“太液秋风千顷波”描绘了广阔的湖面,风起波涌,生动地勾画出秋天的气息。接下来的“夜船过处月明多”则通过夜晚的宁静和明亮的月光,增添了一种梦幻而又静谧的氛围。

诗中“难堪粉镜生华发”一句,表达了对自己衰老的无奈,随着季节的变化,心中涌起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接下来的“渐有轻寒上绣罗”,则点明了秋天的寒意逐渐逼近,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变化。

“花解语,鸟能歌”展现了自然的生机,而“碧云红叶自婆娑”则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象,令人感受到生命的多姿多彩。但随着“惊鹰人去妆台远”,诗人显露出对孤独的感慨,尽管美好时光易逝,最终仍然难以逃避衰老与离别的命运。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岁月流逝的深思,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太液秋风千顷波:描绘了秋风吹起的湖面波光,表现出自然的广阔与生动。
    2. 夜船过处月明多:夜晚的船只在月光下划过,增添了诗歌的梦幻感。
    3. 难堪粉镜生华发:对衰老的感慨,表现了生命的无常。
    4. 渐有轻寒上绣罗:寒意渐近,暗示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流逝。
    5. 花解语,鸟能歌:自然的生动,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
    6. 碧云红叶自婆娑:描绘秋天的美景,寓意生命的美好。
    7. 惊鹰人去妆台远:表现孤独与离别的情感。
    8. 便许相逢奈老何: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花解语”将自然拟人化,增添了情感的厚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美好,表达了对衰老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太液:象征宁静与美丽的自然。
  • 华发: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轻寒:暗示季节变化和生命的无常。
  • 花鸟: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太液”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个湖泊
    C. 一个城市

  2. “难堪粉镜生华发”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受? A. 对美的追求
    B. 对衰老的无奈
    C. 对青春的怀念

  3. “碧云红叶自婆娑”中“婆娑”意为: A. 飞舞
    B. 旋转
    C. 休息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杨易霖的《鹧鸪天》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李白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杨易霖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个人情感,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