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长沙锺仲山判院岫云舒卷楼》

时间: 2025-01-25 23:29:25

天柱峰尖半点云,散为狱麓橘洲春。

尽供诗客挥毫里,怪底春空态度新。

入夜云来宿两窗,明朝云去照三湘。

也知远岫无心出,解后为霖亦不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柱峰尖半点云,散为狱麓橘洲春。
尽供诗客挥毫里,怪底春空态度新。
入夜云来宿两窗,明朝云去照三湘。
也知远岫无心出,解后为霖亦不妨。

白话文翻译:

在天柱峰的尖顶上,有一丝云彩,散落在狱麓和橘洲的春天里。
这些云彩为诗人们提供了挥毫创作的灵感,难怪春天的景象显得格外新颖。
入夜时,云彩聚集在窗前,明天又将散去,照耀三湘大地。
我也知道远方的山岫是无心而出,化作春雨也无妨。

注释:

  • 天柱峰:指湖南的天柱山,是著名的山脉之一。
  • 狱麓:狱麓指的是山的侧面,诗中意指山脚下的地方。
  • 橘洲:指长沙的橘子洲头,是长江中的一个小洲。
  • 诗客:指喜欢作诗的人,诗人。
  • 三湘:指湘江、资江、沅江、澧江等流经湖南的河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游览长沙时,描绘了天柱峰的云彩和橘洲春景,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天柱峰的云彩和周围的自然景色为切入点,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开篇以“天柱峰尖半点云”描绘了云在高山之巅的形象,暗示了自然的壮丽。接着通过“散为狱麓橘洲春”,将云与春天的橘洲相联系,创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意境。诗中“尽供诗客挥毫里”,则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暗示自然之美是诗人创作的源泉。

在夜晚,云彩聚集在窗前,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而“明朝云去照三湘”用明快的笔触展示了阳光照耀的景象,给人以希望与生机的感觉。诗的最后两句“也知远岫无心出,解后为霖亦不妨”,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柱峰尖半点云:描写天柱峰的云彩,形象生动,突出了自然的壮美。
  2. 散为狱麓橘洲春:将云彩与春天的景色结合,展现出春的气息。
  3. 尽供诗客挥毫里:表达了自然景色为诗人创作提供灵感。
  4. 怪底春空态度新:感叹春天的景象新奇而美丽。
  5. 入夜云来宿两窗:描绘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6. 明朝云去照三湘:展现阳光普照的希望与生机。
  7. 也知远岫无心出:表达对自然规律的理解。
  8. 解后为霖亦不妨:表示对自然变化的从容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彩比作春天的装饰,突显自然美。
  • 拟人:云彩有“无心出”的特点,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句式工整,音律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展现了杨万里豁达开朗的性格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 天柱峰:象征着高远与壮丽。
  • 云彩:象征着变化与自由。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柱峰”位于哪个省?

    • A. 湖北
    • B. 湖南
    • C. 江西
    • D. 贵州
  2. 诗中“明朝云去照三湘”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 A. 日落
    • B. 日出
    • C. 雨天
    • D. 夜晚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忧伤
    • B. 理解与豁达
    • C. 恐惧
    • D. 失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by 张若虚
  • 《登岳阳楼》by 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题长沙锺仲山判院岫云舒卷楼》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比较,两者皆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但王之涣的作品更注重表现高远的情怀,而杨万里的作品则更细腻地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变化。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杨万里诗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