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悟浮生》

时间: 2025-01-11 15:57:01

悟浮生。

厌浮名。

回视千钟一发轻。

从今心太平。

爱松声。

爱泉声。

写向孤桐谁解听。

空江秋月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相思·悟浮生
作者:陆游 〔宋代〕

悟浮生。厌浮名。回视千钟一发轻。
从今心太平。爱松声。爱泉声。
写向孤桐谁解听。空江秋月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浮生的领悟和对名利的厌倦。回首往事,感慨在万千荣华中,轻易得来的东西是多么的不值得。从今往后,我的心境将会更加平和,热爱那松树的声音和泉水的流淌。孤独的桐树旁,有谁能听懂我的心声呢?空旷的江面上,明亮的秋月照耀着一切。

注释

  • :领悟、理解。
  • 浮生:指短暂的生活,带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厌倦、厌烦。
  • 千钟:形容众多的荣华富贵。
  • 一发轻:轻易得来,不值一提。
  • 心太平:心境平和,无忧无虑。
  • 松声、泉声:指自然界的声音,象征宁静。
  • 孤桐:孤独的桐树,象征孤独与清高。
  • 空江秋月明:描绘秋天江面明亮的月光,意境清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复兴,诗歌题材广泛,尤其擅长抒情和描写自然。

创作背景

《长相思·悟浮生》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其心境逐渐向往平和与自然的时刻。此时的他已厌倦了世俗的名利,渴望归于宁静的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长相思·悟浮生》展示了陆游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通过“悟浮生”引入主题,表达了对短暂人生的感慨和对名利的厌倦。与其追逐那些虚无缥缈的浮名,不如享受生活中的点滴宁静。诗中的“松声”和“泉声”则代表了自然的声音,象征着一种清新雅致的生活态度。尤其是“写向孤桐谁解听”,表现出一种孤独感与对理解的渴望,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感伤。最后一句“空江秋月明”,则以清幽的意境画面结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情感,让人沉醉于秋夜的美好中。这首诗不仅是对自我心灵的反思,也是一种对自然的归依,显示出陆游晚年的成熟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悟浮生:表明诗人对人生的领悟,意识到浮生的短暂。
  2. 厌浮名: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之情。
  3. 回视千钟一发轻:回顾过去的荣耀与财富,感觉它们是如此轻易且不值得。
  4. 从今心太平:决定今后心情要保持平和。
  5. 爱松声、爱泉声:热爱自然之声,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6. 写向孤桐谁解听:感慨自己所思所感无人理解。
  7. 空江秋月明:描述秋夜的静谧与明亮,营造了一个宁静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浮生”比喻人生的短暂。
  • 拟人:将自然的声音赋予情感,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 对仗:如“爱松声,爱泉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厌倦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示了诗人向往自然、渴望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声:象征宁静、清幽。
  • 泉声:象征自然的和谐、清新。
  • 孤桐:象征孤独和清高。
  • 秋月:象征宁静与美好,传达一种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陆游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A. 对名利的追逐
    B. 对浮生的厌倦
    C. 对权力的向往
    D. 对财富的渴求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空江秋月明”表现了__的意境。

  3. 判断题:诗人认为浮生中的名利值得追求。 (对/错)

答案

  1. B
  2. 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静夜思》 vs 《长相思·悟浮生》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李白通过对月的描写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而陆游则通过自然的声音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两者在意象上都运用了“月”的象征,但情感基调各异,李白更偏向于思乡之情,而陆游则更倾向于对名利的厌倦与自然的依恋。

参考资料

  • 陆游《长相思·悟浮生》相关文献
  • 《唐诗三百首》及相关注释书
  • 《宋诗选》相关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