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

时间: 2025-04-27 14:58:22

木落寺楼出,江平沙渚生。

牛羊下残照,鼓角动高城。

寒至衣犹质,忧多梦自惊。

群胡方斗穴,河渭几时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落寺楼出,江平沙渚生。
牛羊下残照,鼓角动高城。
寒至衣犹质,忧多梦自惊。
群胡方斗穴,河渭几时清?

白话文翻译:

树木凋落,寺庙在眼前显露出来;江面平静,沙洲渐渐显现。
牛羊在夕阳的余晖中归家,鼓声与号角声响彻高大的城墙。
寒冷来临,衣服仍然粗糙;忧虑增多,梦中常常惊醒。
胡人正准备伏击,河水和渭水何时才能清澈?

注释:

  • 木落:树木凋落,表示秋天的到来。
  • 寺楼:寺庙的楼阁。
  • 江平:江面平静无波。
  • 沙渚:沙洲,水边的沙滩。
  • 残照:夕阳的余晖。
  • 鼓角:古代军事乐器的声响,指战斗的号角。
  • 寒至:寒冷的气候到来。
  • 衣犹质:衣服仍然粗糙,形容生活的困苦。
  • 忧多梦自惊:因为忧虑多,常常在梦中惊醒。
  • 群胡:指北方的胡人,古代对外族的泛称。
  • 斗穴:埋伏的地方,准备进攻。
  • 河渭:指河流与渭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生于乱世,历经多次国家变故,诗文多抒发爱国情怀和个人遭遇。其作品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常描写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晚,正值边疆战事频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晚》是陆游在秋天黄昏时分写的一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首句“木落寺楼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秋天的萧瑟,树木凋零,寺庙显露,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接着“江平沙渚生”则生动地描绘出江面平静时沙洲的出现,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诗的中间部分描写了夕阳下的牛羊归家,鼓角声响和高城的对比,表现出一种战乱与和平的矛盾。夕阳的余晖与高城的防御声中,暗含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和对战乱的无奈。

后两句“寒至衣犹质,忧多梦自惊”则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困扰,寒冷的天气和粗糙的衣服象征着艰难的生活,而忧虑则使得梦中的惊醒成为常态,表现出一种无力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一句“群胡方斗穴,河渭几时清”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对边疆局势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前途的思考。通过对比,诗人将个人的无奈与国家的动荡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感与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木落寺楼出”:秋天来临,树木凋落,寺庙更为显眼,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
    2. “江平沙渚生”:江水平静,沙洲浮现,展现出宁静的自然景象。
    3. “牛羊下残照”:夕阳下,牛羊归家,给人一种温馨的画面,但同时也暗示了即将来临的黑暗。
    4. “鼓角动高城”:战争的号角声响起,暗示着边疆的动荡与不安。
    5. “寒至衣犹质”:寒冷的季节来临,衣物仍然粗糙,表明生活的困苦。
    6. “忧多梦自惊”:因忧虑而惊醒,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焦虑。
    7. “群胡方斗穴”:外敌正在准备出击,表现出国事紧迫。
    8. “河渭几时清”:对未来的困惑与不安。
  • 修辞手法

    1. 对仗:“牛羊下残照,鼓角动高城”,上下句对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2.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形成“秋”和“忧”的强烈对比。
    3. 反问:最后一句以反问形式增强了紧迫感,突显诗人对未来的无奈。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秋天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木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江平: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牛羊:象征着生活的安定与温暖。
  • 鼓角:代表着战争与动荡的现实。
  • :象征着困苦与不安,反映诗人内心的忧虑。
  • 群胡:外敌的威胁,表现了国家的危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木落寺楼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寒至衣犹质”中“质”指的是什么?
    A. 质量
    B. 粗糙
    C. 颜色
    D. 形状

  3. “鼓角动高城”中的“鼓角”指的是什么?
    A. 音乐
    B. 战斗的号角
    C. 祭祀的乐器
    D. 舞蹈

  4.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乐观
    B. 无所谓
    C. 迷茫与忧虑
    D. 兴奋

答案

  1. C
  2. B
  3. B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陆游的《秋晚》更加强调了战争与忧虑的主题,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陆游用“鼓角”与“寒衣”的描写,突显了战乱带来的焦虑感,而王维则通过“月照松间”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两者在情感表达与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体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陆游全集》
  2. 《宋诗精华》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4. 《杜甫与陆游的诗歌比较研究》
  5. 《王维与陆游的自然观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