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觞亭并次韵二首》
时间: 2025-01-10 22:40: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卧龙西畔北池头,水擘华堂瑟瑟流。
几曲漪涟盘翠带,一峰孤秀浴苍虯。
香囊近午清无汗,素扇生凉爽入秋。
待唤画师来貌取,图成便是竹溪游。
白话文翻译:
在卧龙山的西边北池头,水流从华丽的堂前蜿蜒而过,发出瑟瑟的声音。几道涟漪如翠带般环绕,一座孤峰在苍穹中显得格外秀丽。临近中午,香囊散发着清香而不觉出汗,素扇轻摇凉意袭人,带来秋天的清爽。待我召来画师为我描绘,画成的便是竹溪的游览。
注释:
- 卧龙:指的是卧龙山,是一处风景名胜。
- 华堂:指华丽的楼堂。
- 漪涟:指水面的涟漪。
- 苍虯:苍色的龙,象征着高远和壮丽。
- 香囊:装有香料的袋子,常用来散发香气。
- 素扇:白色的扇子,寓意清新舒适。
典故解析:
“卧龙”常被用来形容隐士或才子,指代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聪明才智;诗中提及的山水意象,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其诗意的描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以词风清丽婉约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生活情趣和自然风光,表现了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流觞亭并次韵二首》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首句“卧龙西畔北池头”,即以地理位置引入,勾画出一幅静谧的自然画面。接下来的描写中,水流“瑟瑟”的声音和涟漪的“翠带”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和谐美感。
诗中“香囊近午清无汗,素扇生凉爽入秋”两句,表现了诗人在炎热的午后,借助香囊和素扇带来的清凉,反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渴望,期待通过画师的描绘,使得美景不仅停留于眼前,更能留存于画卷之中,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富有层次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体现了清丽婉约的风格特征,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卧龙西畔北池头:介绍地点,设定了一个人文自然相结合的背景。
- 水擘华堂瑟瑟流:水流声如乐声,形象生动,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几曲漪涟盘翠带:描绘水面涟漪的美妙,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 一峰孤秀浴苍虯:孤峰在苍穹中展现,彰显出一种高远的气势。
- 香囊近午清无汗: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场景,轻松自在。
- 素扇生凉爽入秋:秋天的凉意使得环境更加宜人。
- 待唤画师来貌取:诗人期待通过艺术来记录美好。
- 图成便是竹溪游:希望通过画作展现出竹溪的美丽景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声比作乐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拟人:水流“瑟瑟流”,赋予了水以生命。
- 对仗:如“香囊”“素扇”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卧龙:象征隐士和智慧。
- 水流:象征生命和时间的流逝。
- 涟漪:象征情感的波动。
- 孤峰:象征独立的精神和高尚的追求。
- 香囊与素扇:象征生活的优雅与闲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卧龙”指代什么?
- A. 一座山
- B. 隐士或才子
- C. 一条河
- D. 一种动物
-
“香囊近午清无汗”中的“无汗”表示什么?
- A. 炎热
- B. 清凉
- C. 干燥
- D. 寒冷
-
诗人希望通过谁来描绘美景?
- A. 自己
- B. 朋友
- C. 画师
- D. 摄影师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秦观的清丽婉约与李白的豪放奔放形成鲜明对比。李白在《庐山谣》中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大气磅礴的气势,而秦观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出一种优雅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的向往。
参考资料:
- 《秦观诗词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