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溪北酒旗袅袅,溪南社鼓冬冬。
宁问饱糟渔父,懒求赋芧狙公。
白话文翻译
在溪水北边,酒旗随风飘动;在溪水南边,社鼓声声响起。
我宁愿向吃饱了糟的渔夫打听,懒得去向赋诗的猿公请教。
注释
- 溪北:溪水的北边。
- 酒旗:表示酒家或饮酒场所的旗帜。
- 袅袅:形容轻柔地飘动。
- 溪南:溪水的南边。
- 社鼓:民间庆典时打的鼓。
- 冬冬:鼓声的拟声词。
- 宁问:宁可问。
- 饱糟:指吃了酒糟的渔夫。
- 懒求:不想去请求。
- 赋芧狙公:指写诗的猿公,芧狙是猿的古称。
典故解析
- 渔父:古代常用作隐士或渔民的象征,代表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 狙公:指猿类,以其聪明和灵动著称,常被用作文人笔下的象征,代表高雅的文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华,号沧洲,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在诗词中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动乱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溪边的生活场景,反映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
诗歌鉴赏
《六言三首》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心中对乡野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漠视。首联通过描绘溪北的酒旗与溪南的社鼓,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又祥和的乡村气息,给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第二联则表现了诗人的态度,他宁愿向吃糟的渔夫请教,也不愿意去向高雅的猿公求教。这种选择反映了他对平凡生活的认同和对高雅生活的无所谓。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六言的格律,简洁而有力,便于传达诗人的情感。诗中呈现的意象丰富而具象,酒旗、社鼓、渔父和猿公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通过这些元素,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对简单生活的珍视,以及对社会浮华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溪北酒旗袅袅:描绘了溪北酒家生意兴隆的景象,酒旗轻轻飘动,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
- 溪南社鼓冬冬:社鼓声声,表现出节庆的热闹,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 宁问饱糟渔父:诗人宁愿向简单的渔夫请教,表现出对平凡生活的认同。
- 懒求赋芧狙公:不愿意去请教高雅的猿公,显示出对名利的淡薄。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采用了对仗的形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声:使用“冬冬”模仿鼓声,生动形象地传达了节日的气氛。
- 对比:渔父与猿公的对比,突显了诗人的价值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平凡生活的珍视与对名利的反思。诗人通过描绘生动的乡村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而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酒旗:象征着欢乐和友谊,代表着人们的聚会和生活的乐趣。
- 社鼓:代表着民俗文化与节日庆典,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 渔父:象征着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芧狙公:象征高雅的文化追求,反映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漠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溪北酒旗”主要象征什么? A. 欢乐与友谊
B. 孤独与寂寞
C. 忧愁与苦闷 -
诗人宁愿向谁请教? A. 酒家老板
B. 渔夫
C. 猿公 -
诗中“懒求赋芧狙公”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高雅文化的向往
C. 对名利的淡薄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六言三首》在主题上更加侧重于对平凡生活的向往,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酒的豪情与人生哲学的思考。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但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