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饯别)》

时间: 2025-01-10 23:13:17

风萧萧。

雨萧萧。

相送津亭折柳条。

春愁不自聊。

烟迢迢。

水迢迢。

准拟江边驻画桡。

舟人频报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相思(饯别)
风萧萧。雨萧萧。相送津亭折柳条。
春愁不自聊。烟迢迢。水迢迢。
准拟江边驻画桡。舟人频报潮。

白话文翻译:

风声萧萧,雨声淅淅,送别时在渡口折下柳条。
春天的忧愁让我无法自已,烟雾缭绕,水面遥远。
打算在江边停船画桨,舟上的人频频报告潮水的涨落。

注释:

  • 风萧萧:形容风声凄凉,表示送别的氛围。
  • 雨萧萧:形容雨声细微,进一步渲染离别的情景。
  • 津亭:渡口,船只停靠的地方。
  • 折柳条:古时送别时折柳枝,象征离别。
  • 春愁:春天的愁苦,表达人在春季时的感伤情绪。
  • 烟迢迢,水迢迢:形容烟雾和水面遥远,表达思念的绵长。
  • 驻画桡:拟停船画桨,意指停留在江边。
  • 舟人:船上的人,传递潮水的信息。

典故解析:

折柳送别的传统源于《诗经》中的《关雎》,表示对朋友或亲人的不舍之情。在古代,柳树被视为离别的象征,尤其是在春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仲明,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婉约著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送别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不舍,同时反映出宋代人对离别的普遍感受。

诗歌鉴赏:

《长相思(饯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离别时的伤感和思念。开篇的“风萧萧,雨萧萧”便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恰如送别时的心情。柳条的折下,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春愁不自聊”一句,直接表露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却因离别而生悲。这种矛盾的情感,正是人们在送别时常有的心境。接下来的“烟迢迢,水迢迢”,通过远处的烟水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思念的绵延与无尽。

最后的“舟人频报潮”,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将送别的情景与诗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萧萧,雨萧萧:设置了送别的氛围。
    • 相送津亭折柳条:表明送别的方式,柳条象征离别。
    • 春愁不自聊: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
    • 烟迢迢,水迢迢:渲染思念的远和深。
    • 准拟江边驻画桡:表达停船的意愿,象征留恋。
    • 舟人频报潮: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愁”用来表达复杂的感情。
    • 拟人:舟人如同传递心情的使者。
    • 对仗:如“烟迢迢,水迢迢”,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本诗主要表现了离别时的愁苦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人们在送别时常有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柳条:象征离别与希望。
  • 风雨:代表送别时的凄凉与不舍。
  • 烟水:表达思念的远和深,具有朦胧的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相送津亭折柳条”中的“津亭”指的是? A. 渡口
    B. 亭子
    C. 河边

  2. “春愁不自聊”中的“春愁”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快乐
    B. 春天的忧愁
    C. 春天的天气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离别的伤感
    B. 春天的美好
    C. 自然的景色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花卿》:同样表达离别的情感。
  • 李白的《送友人》:体现送别时的情感深度。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长相思(饯别)》与白居易的《送别》,两者均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但刘克庄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白居易则更直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赏析》
  • 《离别诗歌的文化内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