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儿泌所藏彩笺
作者:陈著 〔宋代〕
山一抹于天之末兮,
弥隐隐而弥妍。
松矫矫龙其脊兮,
飒张髯而自全。
有美一人兮,
桥之外水之边。
意其悠然有见兮,
双鹭飞飞而在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与水的景致。山的轮廓在天边微微可见,似乎隐约又美丽。松树高耸,像一条龙的脊背,傲然挺立,展现出它的威风。诗中提到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站在桥边,水边,她的神态悠然自得,仿佛在观察周围的景色。天空中,双双白鹭飞翔,增添了这幅画面的灵动与生机。
注释:
字词注释:
- 抹:指山的轮廓或形状。
- 隐隐:模糊不清的样子。
- 矫矫:形容松树高大挺拔。
- 飒张髯:形容松树的枝叶像狼狈的胡须一样张扬。
- 悠然:安闲自在的样子。
- 双鹭:指两只白鹭,象征纯洁与自由。
典故解析:
- 双鹭飞飞:白鹭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美、自由与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陈著闲暇时光,受环境启发,展现出他对自然美和人间美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意象,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图景。开篇以“山一抹于天之末兮”,以山的轮廓开始,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女性之美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生动的画面。接着,松树的描写,运用了“矫矫龙其脊”的比喻,生动展现了松树的挺拔与豪放,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的雄伟感。
而“有美一人兮,桥之外水之边”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的美,女子的悠然自得与双鹭的飞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透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一抹于天之末兮:描绘山的轮廓遥远而模糊,似乎与天空相接。
- 弥隐隐而弥妍:隐约中透出美感,表现出山的神秘之美。
- 松矫矫龙其脊兮:松树的高大形态,像龙的脊背一样挺立。
- 飒张髯而自全:松树的枝叶随风摇摆,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姿态。
- 有美一人兮:引出女子的形象,强调她的美丽。
- 桥之外水之边:描绘女子所处的环境,增添了诗的情境。
- 意其悠然有见兮:女子的神态显得安详,似乎在欣赏四周的景色。
- 双鹭飞飞而在天:双鹭的飞翔为画面增添了动感,彰显自然的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比作龙,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描写女子的状态,使其更具人性化。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与人之美的感悟,展现了和谐、宁静的生活情景,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壮丽与坚韧。
- 松:象征长青与坚贞。
- 美人:象征柔美与温柔。
- 双鹭:象征自由与纯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自然元素有哪些?
A. 山、松、河流
B. 山、松、白鹭
C. 山、海、白鹭
D. 松、湖、白鹭 -
“有美一人”的意象代表什么?
A. 自然之美
B. 人间之美
C. 女性之美
D. 以上皆是
答案: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但更为豪放,而陈著的《题儿泌所藏彩笺》则显得细腻、柔和,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大观》